活动推介

北京故宫宝蕴楼修缮工程

发布时间:2018-07-17

北京故宫宝蕴楼地处紫禁城西南隅,位于西华门内,武英殿西。其前身在明清先后用为大庖厨、尚膳监、尚衣监、咸安宫官学、咸安宫,清末焚毁,仅存咸安门。1914年,古物陈列所成立,同年在原咸安宫旧址之上建造了我国近代博物馆史上第一座专门用于保存藏品的大型文物库房——宝蕴楼,翌年竣工。1948年,宝蕴楼随古物陈列所并入故宫博物院,保存至今。

建国后,宝蕴楼一直用作文物库房而年久失修。2011年,勘察测绘发现咸安门及宝蕴楼建筑主体结构保存良好,但在屋顶瓦面、木椽望板、大木构架、墙体墙面、油饰彩画、门窗装修、地面散水等方面存在不同程度的残损和隐患。

宝蕴楼修缮工程是故宫内首次修缮西洋式风格建筑的工程。故宫根据宝蕴楼的具体情况和故宫大修的管理经验,建立了一整套的相对科学的工程管理体系,并结合先进的修缮理念与方法,探索适合故宫文物建筑修缮的新模式、新方式。在实施过程中,针对不同的情况不同的病害,选择传统修缮保护工艺材料、现代技术、或传统工艺材料与现代工艺结合使用。比如在咸安门地面砖的修缮中,研制出不改变砖色、不起膜,具有一定强度,耐老化、耐酸碱腐蚀、耐水力强、耐冻融的粘合剂,只更换了20多块彻底损坏无法修补的砖块,保留了100多块原计划更换的砖块。修补后的砖地面,沧桑古朴且协调统一。同时在修缮过程中研究、寻找并恢复几近消失的传统工艺。宝蕴楼修缮工程过程中体现了保护理念的进步,包括对原有建筑重要的历史信息采用科学手段的提取、记录;利用三维激光扫描技术进行精细测绘;特别是考虑到宝蕴楼有异于故宫传统建筑工艺的特殊性,本次工程又主动将相应的建筑材料进行实验分析研究,以提取了其材料、工艺、做法方面的重要信息,成为故宫研究性修缮工程的雏形。

2015年12月29日,宝蕴楼通过竣工验收,竣工后的宝蕴楼用于故宫博物院院史陈列以及故宫文创产品展示,并逐渐成为中外活动交流的重要窗口。

图片1.png

宝蕴楼修缮后


Copyright Reserved 2022 版权所有 中国文物报社 京ICP备 19002194号-6

网站管理:中国文物报社 技术服务电话:86-10-84078838-61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