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益一类博物馆文创开发现状问题与思考

来源:中国文物报
作者:段炳刚 徐萱 钟郛 黄乐生 王一

国家鼓励博物馆文创开发。2015年颁布的《博物馆条例》指出,国家鼓励博物馆挖掘藏品内涵,与文化创意、旅游等产业相结合,开发衍生产品,增强博物馆发展能力。此后《关于加强文物保护利用改革的若干意见》《关于推动文化文物单位文化创意产品开发的若干意见》《关于推进博物馆改革发展的指导意见》等相继出台,持续推动博物馆文创开发。

目前,我国绝大多数国有博物馆都属公益一类。按照分类推进事业单位改革的要求,公益一类事业单位“不得从事经营活动”。许多公益一类博物馆负责人反映,难以把握文创开发的政策边界。相关职能部门对落实文创开发政策的认知也存在一定差异。从实际效果来看,公益一类博物馆的文创开发普遍比公益二类博物馆薄弱。因此,课题组在四川省内以问卷和访谈的形式开展专题调研,重点分析总结公益一类博物馆文创开发的现状和问题,以期提出有针对性的建议。

调研现状

调研表明,四川公益一类博物馆文创开发普遍薄弱。具体表现在如下方面:

一是单位数量少,工作起步晚。四川省公益一类博物馆共270家,其中开展文创开发的仅34家,仅占该类博物馆的13%。而在这34家博物馆中,文创开发近5年才启动的仅22家,超过10年的仅5家。相比之下,14家公益二类博物馆全部开发了文创产品,开发工作起步也普遍较早,大多都在10年以上。

二是产品种类少,销售业绩差。2022年四川省博物馆开发文创产品的数量总共为4508种,公益一类博物馆为629种,仅占14%;开发产品数量超过10种的公益一类博物馆仅12家;在产品品质上,缺乏特色、同质化现象较为普遍。2022年四川省博物馆文创产品销售总额为9400万元,公益一类博物馆为1053万元,仅占11%。

三是资源投入少,运行机制缺。在人力和经费投入方面,公益一类博物馆的文创开发多由办公室、宣传教育等部门兼顾,单独设立文创开发部门的仅4家。2022年四川省公益一类博物馆文创开发投入经费229万元,平均每个单位不足1万元。运行机制方面,公益一类博物馆建立文创开发授权机制的仅15家,建立知识产权登记制度的仅12家,规范性、制度化有待加强。

四川省仅四川博物院、成都博物馆、宜宾市博物院、泸州市博物馆等少数省市级博物馆的文创开发成效较为显著,产品体系基本形成,授权机制初步建立,有了一定的社会影响。

问题分析

参与访谈的博物馆负责人普遍认为,公益一类博物馆必须遵循事业单位分类改革对公益一类事业单位的总体要求,如何依法合规地推动文创开发值得认真思考。许多公益一类博物馆推动文创开发意愿不强,主要还是有顾虑,担心出差错。

激励机制难以建立,也导致公益一类博物馆缺乏文创开发的主动性。访谈中,泸州、宜宾、绵阳、眉山等地多个博物馆负责人表示,暂时未能建立文创开发激励机制,工作人员的积极性不高。四川博物院相关负责人认为,建立并逐步完善文创开发激励机制十分迫切,希望能进一步研究推动。

此外,各博物馆在地理位置、文物资源、观众流量、人才队伍、经费投入、管理水平等方面差异巨大,也导致绝大多数的基层博物馆在推进文创开发授权中难以得到企业的关注,人财物支撑捉襟见肘,困难重重。

有关建议

公益一类博物馆应当探索适合其公益一类事业单位性质的文创产品开发模式。结合调研,提出五点建议:

充分认识工作价值,树立正确理念。博物馆是公共文化服务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弘扬革命文化、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阵地。要充分认识到,公益一类博物馆文创开发在提升公共文化服务效能、满足公众高品质文化需求、深入挖掘阐释传播文物价值等方面的重要作用。要充分认识到,文创开发也是公益一类博物馆事业发展的一项重要任务,是宣传工作的有效延伸。公益一类博物馆文创开发使命光荣、意义重大。

合理评估基础条件,切忌盲目上马。推进文创产品开发需要具备一定的基础条件,比如前文已提及的文物资源、地理位置、人才队伍等,尤其是需要企业的积极参与。省级市级博物馆、国家一级博物馆、旅游景区博物馆大多具有良好条件,应积极开发文创产品。许多基础条件不甚理想的公益一类基层中小博物馆要合理评估自身条件,结合实际量力而行。暂不具备条件的博物馆不宜强行推动。

规范推进文创开发,坚决守牢底线。当前,采取授权的形式开发文创已成为公益一类博物馆的共识。博物馆要重点做好资源梳理、研究、转化和授权,而不是直接投入生产。因此,公益一类博物馆还是要立足主业,发挥优长,重点做好资源梳理、学术研究、分类整理、二次转化等工作。明确可供开发资源,及时建立知识产权权利清单,建立符合法规、市场和本馆实际的馆藏资源著作权、商标权和品牌授权机制以及产品审核机制,科学规范推进文创开发。

切实深化改革创新,探索激励机制。2016年以来国家相继出台的关于推动文化文物单位文化创意产品开发的政策文件都提出要开展试点并建立激励机制。部分公益一类博物馆已落实将文创产品开发收益用于事业发展以及对相关人员的奖励。2022年以来成都市有关部门推动成都博物馆在事企分开前提下,探索评价和激励机制。更多的公益一类博物馆也应积极探索,努力让改革政策落地见效。

全面推进融合联动,支持基层发展。公益一类的中小博物馆数量众多、覆盖广泛,推动其文创开发具有重要意义。一是要先进引领,统筹协调大馆强馆通过提供专业技术指导、开展人才交流培养、介绍优秀设计生产企业等途径,帮助中小博物馆启动文创开发并逐步完善产品体系、提升产品品质;二是要融合共建,在省级层面组建博物馆文创开发联盟并引导相关企业参与,建立博物馆文创产品开发协作机制,推进资源集中展示与授权、产品联合销售、共建网络店铺等工作。

综上,我们要充分认识公益一类博物馆文创开发的重要价值,深化改革创新,依法合规推进,希望能探索出一条更加科学可行的公益一类博物馆文创开发之路。

(段炳刚 徐萱 钟郛 黄乐生 王一)

往期回顾

Copyright Reserved 2022 版权所有 中国文物报社 京ICP备 19002194号-6

网站管理:中国文物报社 技术服务电话:86-10-84078838-61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