霍州窑考古与规划专家座谈会纪要

来源:中国文物报
作者:刘岩 李彦昕 段双龙

2023年12月3日,由山西省文物局指导,山西省考古研究院、中共霍州市委、霍州市人民政府主办的霍州窑址考古与规划专家座谈会在霍州市召开。

来自中国文化遗产研究院、中国古陶瓷学会、故宫博物院、河北省文物考古研究院、深圳市文物鉴定所、深圳博物馆、深圳望野博物馆、山西博物院、北京大学、复旦大学、山西大学、西安建筑科技大学、中国科技出版传媒股份有限公司、中国长城研究院等机构的十余名专家学者参会。

上午,与会领导、陶瓷及规划专家学者赴霍州陈村窑址考察考古发掘现场,观摩出土瓷片及标本。下午召开专家座谈会,山西省文物局党组成员、副局长白雪冰到会指导。霍州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及相关各部门负责同志参加会议。

霍州陈村瓷窑址考古发掘项目负责人、山西省考古研究院副院长刘岩汇报了2022-2023年霍州窑的考古工作,西安建筑科技大学王璐副教授汇报了霍州窑保护规划编制阶段性工作成果。随后与会专家学者展开了充分而热烈的交流讨论,对霍州陈村瓷窑址两年考古工作的思路规划、实施步骤、发掘成果及初步研究给予了肯定,并就霍州窑窑业生产时空布局、产品特色、装饰装烧技术、产品流布、瓷业生产所反映的人地关系的转变、文化交流融合以及霍州窑在中国古代陶瓷发展史上的地位和贡献等进行了深入阐释,为下一步的考古工作、研究阐释、规划编制、展示利用等提供了有益的学术指导。

李青雁

中共霍州市委书记

2021年霍州市委市政府启动了霍州特色优势文物资源霍州窑的总体保护规划编制工作,并把霍州窑的保护纳入到全市十四五文物发展规划。2022年,在省文物局的指导下,山西省考古研究院对霍州窑址开展了全面的考古调查和勘探工作;2022-2023年经国家文物局批准连续两年对霍州窑开展了考古发掘工作,为霍州窑址总体保护规划的编制和霍州窑文化内涵的揭示和研究,展示和利用,提供了阶段性的成果和科学依据。霍州窑址考古与规划工作是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文化思想、践行新时代文物保护工作要求的具体行动,是加强文物保护和利用、加强历史研究和传承的生动实践,也是霍州市深挖霍窑时代价值,走产业转型、文旅融合高质量发展之路的切实举措。希望各位专家学者能够各抒己见,畅所欲言,为做好霍州窑址考古、规划编制、陈村村舍基础设施改造及霍州地方文化基地建设等顶层设计建言献策,霍窑一定能够像我们的威风锣鼓一样,声震华夏,铸就中华文化的新辉煌。

黄信

河北省文物考古研究院副院长、研究馆员

以刘岩副院长为项目负责人的霍州窑考古项目团队田野考古工作做得很规范、很漂亮,体现了山西陶瓷考古的高水平。霍州窑代表了元代中国北方白瓷的最高水平,是北方地区细白瓷最后的辉煌、最后的绝唱,在陶瓷发展史中应该有非常高的地位。产品有自身特色,器形上仿定窑,但装烧方法上自成体系。考古发掘中霍州窑最兴盛、水平最高的元代时期的遗迹揭露相对较少,希望下一步地方政府加大相关支持力度,从考古遗迹方面上更多展现出霍州窑的高光时刻。

孟耀虎

山西博物院研究馆员

两年的考古发掘确认目前霍州窑最早的年代是金代,但从多年的调查材料来看,陈村当在北宋时已经烧造了,只是限于考古发现的局限性还未发现相关遗物。整个北方地区关于蒙元时期的窑业面貌区分要引起重视,山西约有50年时间实际上已经处于蒙元控制之下,希望霍州窑在下一步发掘整理工作中予以甄别。发现的明代矾红彩五爪龙纹细白瓷残片非常重要,时代当是明代中期以前,系明代藩王用瓷无疑。

任志录

深圳市文物鉴定所研究馆员

霍州的考古工作很受地方政府重视,今天霍州方面的主要领导悉数到场,充分体现了这点。考古发掘作了充分的准备和规划。考古清理手段上,保留了作坊内完整的遗迹现象,考古理念上注重细节,这点特别有亮点。对窑址的认识与判断很好,霍窑产品流布从山西到全国,视野比较开阔。

霍州窑的地位黄信院长讲的定位非常好。此次发掘对霍州时代金、元、明,分得清清楚楚。霍州窑产品的几个特点如精细白瓷、涩圈、印花、素面细小支钉等,在陶瓷考古界乃至国外已经达成统一的认识,霍州窑瓷器是具有世界文化意义的一个瓷器品种。

元代素面精细白瓷产品满釉,圈足内外均施釉,不施化妆土,很自信、率性,质量极高。由此也引起我们对于元代瓷业普遍衰落的认识的一个反思,好多被定为金代的产品可能是元代生产的,如钧窑的某些产品、北方的黑釉油滴产品等。

王光尧

故宫博物院研究馆员

霍州窑考古工作总体上是一个有规划、有思考、有明确目标的科学考古工作,工作细致,成果特别突出。目前项目负责人对考古遗址的分析,对主要产品的认知也是非常到位,且在田野考古阶段就能注意到文物保护和未来的展示。

霍州窑五支钉的技术传统体现了对北宋汝窑先进技术的互鉴和传承。霍州窑产品北向流布且在都城等高等级遗址中出土,体现了在元代蒙古上层社会的重要地位;鉴于明代政府对瓷业税收的关注,霍州明代窑业的生产一定在官府管理制度之下;明代五爪龙纹残片是王府用瓷无疑,还要注意文庙祭器、祭礼器与朝鲜粉青砂器中礼器的关系;霍州高质量的白瓷出现要从陶瓷发展史中制瓷中心移动的角度来考量,很可能是金、元社会稳定而呈现出来的考古学现象,是多元一体物质文化史的重要组成部分;霍州窑延续时间长,本身又是古村落,下一步要坚持整体保护的思路。

柴晓明

中国文化遗产研究院研究馆员、西安建筑科技大学教授

霍州窑两年的发掘,是一个计划周密的项目,实施过程中也做得很细,现场干净整洁规范。开展调查工作之前注重了早期卫星影像图的比对,发掘后通过地形高程对窑业分布规律做了推断。陈村现存80余座百年以上的老房子,这些房子是否与窑业延续有关值得日后做民族学调查。霍州发达的窑业要和周边甚至山西地区宋元时期发达的物质遗存综合统筹来认识其发生发展的原因和价值。

孙新民

中国古陶瓷学会会长、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院研究馆员

山西从河津窑被评为十大考古新发现开始,这几年取得了重要成果,山西陶瓷考古大有可为,应该坚持做下去。霍州地方政府高度重视对古代陶瓷文化的保护、传承和弘扬,令人钦佩。

霍州窑基本被村庄所覆盖,虽然保存情况一般,发掘区域也很有限,但霍州窑的考古工作非常细致规范,并做了初步的研究。从考古成果上来说比较全面揭示了霍州窑的制瓷历史、工艺特点、发展演变过程;揭露了一处规模较大的明代完整的窑业遗存;呈现出一个名副其实的历史名窑,是继定窑之后的白瓷生产高峰,这是其在陶瓷史中的定位。下一步窑址要做各时段窑业遗存包括古村落在内的整体保护。

郭学雷

深圳博物馆副馆长、研究馆员

霍州地方政府重视霍州窑的考古与保护工作,令人印象深刻。霍州窑的考古队伍强,省考古院之外还有北大和复旦团队的加盟,相关工作开展得很有章法。考古成果很丰硕,呈现出霍州窑金元明时期全新的面貌和认识。元代制品的发现可以纠正《格古要论》记载中关于霍器记载的偏差,霍州支烧工艺从根本上是解决窑场间经济竞争的问题,元代是霍州窑业的最大亮点。明代产品可圈可点,藩府用瓷非常值得关注。关于霍窑创烧年代当是北宋,要在田野考古上争取得实证和突破。

王小蒙

山西大学考古文博学院教授

霍州窑址的考古工作意义在于将聚落考古的理念和陶瓷考古的方法结合了起来。从工艺体系上揭示了霍州窑的发展历史,从考古学上对各期产品的年代进行了认定,对元代最高工艺成就进行了认定,对霍州窑支钉装烧技术演变规律有了一个清晰的认识。下一步工作建议在不同时期生产区域的规律性和同时期产品生产分工上找到考古学上的证据和突破。

阎焰

深圳望野博物馆馆长

从霍州窑的考古成果来看,其精细白瓷印花解决了大批量生产问题,霍州能有高质量图案性的印花白瓷,暗示元代窑业生产水平可想象的潜力和空间很大。霍州窑的支钉的“尖端技术”是跨越了汝窑,直接获得了或者说是在获取支钉技术后提出了自己的改良和技术革新。明代矾红彩龙纹系藩王用瓷没有疑问,其技术来源还是山西本土金元时期的红绿彩技法,从这个层面讲山西窑业应该会有非常大的可期待空间。如今霍州窑考古发掘工作可以说是“刀尖上跳舞”,如此小的面积做出如此成绩太不容易,希望可以扩大发掘范围,以揭示明代以前的窑业遗存为主,更好串联起山西陶瓷史的年代史,这个意义更大。

刘朝晖

复旦大学文物与博物馆学系教授

复旦很有幸作为合作方参加霍州窑址的考古发掘。大家对于霍州窑认知的突破无疑得益于此次发掘工作。当今陶瓷史研究非常关注的区域之一就是山西地区。元代是霍州窑最为重要的一个时期,其精细白瓷放到全国范围来看也毫无疑问排在非常靠前的位置,在中国陶瓷史上占有非常重要的一席之地。从白瓷发展的系统来看,要跟整个北方地区以及山西的窑业系统结合在一起。明代整个中国的窑业被景德镇所笼罩,事实上各地窑场有它自身的特色。明代矾红彩类瓷片的时代个人认为在明代早中期,且这个时候纹饰来源是有“样”的。关于祭器问题可能要从地方性角度去考量。霍州窑的多面相的生产面貌值得关注,与景德镇明代窑业的对比研究以及北方明代窑业标尺的建立都是值得深入探讨的课题。

丁雨

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助理教授

霍州窑的考古发掘的工作,主要有4方面的成果。一是填补空白:考古工作建立起了分期标尺;霍州窑填补了北方地区白瓷瓷业,特别是精细白瓷发展的缺环,是北方地区陶瓷文化发展的重要环节。二是层次丰富:产品进入了高端市场和地方市场,是研究霍州窑与统治上层和传统地方社会互动的重要线索。三是瓷业交流:霍州窑产品展现出北方地区各窑场间的互动交流,引领了元代陶瓷的文化风尚;明清时期的遗存也呈现出与南方地区窑场的互动交流,表明了其生产的开放性。四是人地关系:霍州窑的考古工作,体现了聚落考古与建筑考古的理念,体现了当前研究的前沿理念。考古工作注重窑场建筑的空间布局情况,相对完整地揭示出了全新的窑业生产布局形态,对于理解中国陶瓷生产形态的多样性,具有重要价值。

王晓毅

山西省考古研究院院长

感谢专家对我们考古院霍州窑址考古工作的高度认可。规模庞大的霍州窑址上若干个点状区域的抽样式发掘,只是揭示了霍州窑冰山一角,下一步还需继续开展工作,尽可能完整揭示霍州窑整个瓷业生产历史和面貌,不断推进霍州窑的研究走向深入。关于霍州窑址的规划思路很开阔,细节也考虑地很细致。霍州窑址同时还是一个传统村落,是一个综合体,下一步得规划先行,保护利用按照规划来做。做好文物保护规划的基础上,可考虑建设国家考古遗址公园或省级考古遗址公园,公园的建设规划与考古工作计划要有效衔接。地方政府可去已经挂牌的窑址类国家遗址公园调研取经。霍州的文化资源总体上要统筹考虑,打造成山西中部的知名文化旅游城市。

赵琛

中国长城研究院院长、教授

我是做地上建筑研究的,今天终于看到了地下发掘出来的窑业遗迹和遗物,惊诧于霍州窑细白瓷的精细和胎体的轻薄,这类产品当是高档产品。霍州窑无论金、还是元代的产品,都是中华民族物质文化的生动体现。霍州陈村之所以产瓷主要原因离不开这里丰富的煤炭资源。霍州窑下一步的规划思路很好,在实施的过程中,我们的规划最后要让当地百姓感受到政府的温暖,给他们带来实实在在的实惠。

闫向东

中国科技出版传媒股份有限公司副总经理

各位专家对省考古院的霍州窑考古团队给予了高度评价,考古队不仅挖掘了地方陶瓷文化遗产,同时也将他们的学术精神和敬业精神也带到了霍州。霍州市委市政府对于地方文化高度重视,提一点简单建议:今后应继续加强霍州窑的考古工作,这两年的考古成果尽快整理成报告;可以考虑在霍州建立山西省考古研究院霍州窑址工作站或山西陶瓷考古研究中心,地方政府给予支持和帮助做好硬件设施的保障。同时也要加强同中国古陶瓷学会的合作,适时召开一次全国性的学术会议,深入研究霍州窑的陶瓷文化,擦亮霍州窑的文化名片。

吕国俊

山西晚报副总编辑

我是做媒体传播的,从霍州的文化价值传播方面谈几点。金代和元代创造陶瓷文化应该从中华民族多元一体的物质文化角度来阐释。元代霍州窑代表中国北方地区白瓷最高水平,是白瓷最后的辉煌和绝唱,这个地位要抓住。霍州窑的印花装饰有很高的艺术价值,独特的五支钉尖端技术,都是传播宣传上应该抓住的亮点。

白雪冰

山西省文物局党组成员、副局长

各位专家对山西省考古研究院霍州窑两年的主动发掘工作给予很高的评价,我特别欣慰。下一步的工作首先应该做好陶瓷生产链的研究,再对一些重点区域做深度持续的发掘;第二要关注霍州市的区位优势,开展宋元时期霍州陶瓷、古建、霍山中镇等多种文化遗产形态的综合研究;第三地方政府要从高标准保护、高起点规划、高水平展示方面提前谋化,今后的活化利用、产业业态方面如何与乡村振兴、传统村落保护融合,以及省级文物保护旅游示范区的创建等统筹考虑。

(整理:刘岩 李彦昕 段双龙)

image.png

往期回顾

Copyright Reserved 2022 版权所有 中国文物报社 京ICP备 19002194号-6

网站管理:中国文物报社 技术服务电话:86-10-84078838-61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