罕见的巾箱本《杨升庵辑要三种》说略

来源:中国文物报
作者:朱晋訸

在古籍的各种版本中,有一种版式小巧的图书被称为“巾箱本”。其名称由来之一,这类书小到可装在古人装头巾用的小箱子里,故称“巾箱本”。又因版式小而可藏于袖中,便于携带,因此也称作“袖珍本”。

image.png

苏州博物馆收藏众多古籍之中,具有代表性的文物之一就是明代刊刻的巾箱本古籍《杨升庵辑要三种》(图1)。此书很迷你,长5.2厘米,宽3.2厘米,尺寸刚好适合放在读者的掌心。相较于其他存世的大多数巾箱本古籍,《杨升庵辑要三种》尺寸更小。书的主要内容是明代杨慎编选的“诗选”“诗韵”“诗余”,可以作为喜好诗词文人的口袋书。

杨慎(1488—1559),字用修,号升庵,四川新都人,明代状元、文学家、诗人,传世文集《升庵集》。杨升庵父亲乃是历仕宪宗、孝宗、武宗、世宗的四朝元老杨廷和,位极人臣,权重一时。杨升庵作为顶级“官二代”成为状元,人称“明朝第一才子”。

杨升庵最著名的诗词当属《临江仙·滚滚长江东逝水》:

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是非成败转头空。青山依旧在,几度夕阳红。

白发渔樵江渚上,惯看秋月春风。一壶浊酒喜相逢。古今多少事,都付笑谈中。

了解中国文化和古代诗词的人,大都读过这首《临江仙》。杨升庵因为在“大礼议”事件中坚持儒家法统礼制,被发配到云南。从此,除了父亲杨廷和去世回到四川参加葬礼以外,杨慎余生的三十多年几乎都在云南。在云南时,内心饱受煎熬的杨升庵凭借历代先贤的诗词排遣心中郁结,并创作出“诗选”“诗韵”“诗余”。正因为杨升庵的人生落差之大,才写出“是非成败转头空”“古今多少事,都付笑谈中”这般浑厚、超然的诗句。

《杨升庵辑要三种》自明代问世后几经流转,在民国时期,为何亚农所得,并由其后人捐赠给苏州博物馆。

何亚农(1880—1946),名何澄,字亚农,先号“两渡村人”,后号“灌木楼主人”,山西灵石人,国民党元老、实业家、收藏家。他的女儿是有着“中国居里夫人”美称的何泽慧,女婿是“两弹一星元勋”、著名核物理学家钱三强。

何氏家族祖上出了多位进士,是当地有名的书香门第、名门望族。青年时代,何亚农赴日本留学,就读东亚商业学校、东京振武学堂、陆军士官学校等学校。之后,他加入孙中山领导的同盟会,成为资历最老的同盟会员之一,被称其为“国民党元老”。从日本回到中国后,何亚农赴河北保定,在北洋陆军速成武备学堂担任教官。辛亥革命爆发后,在全国风起云涌的革命洪流中,何亚农和于右任等人一起辅佐陈其美督师上海,被任为沪军第二十三师参谋长,一时位高权重。

然而,在民国初年,何亚农萌生退出政界之意。“两渡村人”遂卸去官职,闲居在妻子王季珊家族所在的苏州,营造赫赫有名的灌木楼,成为“灌木楼主人”。何亚农的第一个号来自家乡——山西灵石两渡村,第二个号便是来自移居苏州后的住所灌木楼。如今,灌木楼大隐隐于市,坐落在苏州古城十全街的南园宾馆内。何亚农在苏州期间,经办实业、经营学校,尤为突出的是管理岳母王谢长达创办振华女校,成为该校的校董。

何亚农博学多闻,精于鉴赏,常常收购古玩。1940年,何亚农从北洋军阀将领张锡銮之子张师黄手中购得苏州网师园,费时三年整修亭台轩榭,增补花木,特意将古玩字画藏于园内。《杨升庵辑要三种》是何亚农在苏州期间所获的珍宝,并在正文的前页写下:“明印升庵三种,完全者殊少,此独无缺,颇不易得,受侄得自山西,寄余展玩,良可喜也。壬申冬,何澄识。”(图2)这段题记的大致意思是:明代刻印的这部杨升庵的书,完整的非常少,这部独独完整,颇为不易,何亚农的侄子从山西寄给他展玩,他极其高兴。壬申年(1932)的冬天,何亚农得到此书,遂写下题记。为表达自己对此书的钟爱之情,何亚农在书的“小引”页盖上了自己的印章“澄”,(图3)表示何澄收藏过。

近现代杰出的书画大家、收藏家和鉴赏家吴湖帆在何亚农题记的前页写下“壬申十二月八日,内江张大千、武进谢玉岑同集亚农兄灌木楼,出此明印袖珍本三种,即日请孙伯渊重装,题此志快,吴湖帆书。”(图4)壬申年(1932)的十二月八日,何亚农、张大千、谢玉岑和吴湖帆在灌木楼相会,鉴赏古籍《杨升庵辑要三种》,并请苏州装裱世家孙伯渊重新装裱。吴湖帆内心愉快地写下这段文字。

张大千(1899—1983),四川内江人,中国近现代画家,与其兄张善孖因与张锡銮之子张师黄交厚,遂住在苏州网师园,并豢养一只老虎。网师园和灌木楼近在咫尺,张大千与何亚农两位同道中人自然熟稔,交游甚多。

谢玉岑(1899—1935),江苏武进人,民国词人兼书画家,是书法家、书画鉴定专家谢稚柳的兄长。谢玉岑是张大千的密友,当年海上艺坛有“玉岑诗,大千画”之美誉。

孙伯渊(1898—1984),江苏苏州人,装裱名家,著名收藏家、鉴赏家。他在护龙街(今人民路)的作坊“集宝斋”逐渐成了苏沪一带书画家、收藏家聚集之地,而孙伯渊也在和他们的交往中不断提高自己的鉴赏和收藏能力。其交友的收藏名家或书画大家有庞莱臣、顾麟士、陆廉夫、吴湖帆、冯超然、张大千、张善孖、谢玉岑等众多名人。

20世纪30年代,何亚农、张大千、谢玉岑和吴湖帆作为挚友兼知音,在灌木楼一起品鉴凤毛麟角的袖珍古籍,一起追思才子杨升庵的跌宕人生,“志快”之心,自然不期而至。灌木楼恰是一幢精致的“小楼”,借用鲁迅词句,何亚农等人享受着“躲进小楼成一统,管他冬夏与春秋”的宁静和快意。这套稀世罕见的巾箱本,因为汇集了多位名人的收藏和交往故事,使之弥足珍贵。

往期回顾

Copyright Reserved 2022 版权所有 中国文物报社 京ICP备 19002194号-6

网站管理:中国文物报社 技术服务电话:86-10-84078838-61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