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泥瓦作巧手,“缮”待古建

来源:中国文物报
作者:​严梦琳

30多年前,高中毕业的冯世威来到北京,跟随故宫博物院一位老师傅学泥瓦工,由此进入古建筑文物修复领域。

“那个时候,光是学将糙砖打磨成细砖,师傅就让我练了3年,这也为我以后的工作打下了坚实基础。”回忆起学徒岁月,目前就职于北京市文物古建工程公司的冯世威深有感慨,当时惊叹于古建的雄伟壮观、钦佩古代匠人的高超技艺,慢慢地就喜欢上了这个行业。

古建泥瓦作修缮分作里、作外两部分,作里工作主要为砖加工。冯世威介绍:“就磨砖来说,首先需要用磨头将糙砖磨平;其次使用木尺板和划签画直棱,用敲手和扁子敲,斧子砍制;最后使用搓子将棱搓平磨直。”而将糙砖打磨成细砖仅仅是砖加工工作中的一环。

冬天天寒,室外湿作业无法施工时就只能进行作里工作,为来年所需砖料备用。作外作业多在春、夏、秋季进行,主要分为地基、墙体、瓦面三部分。开工前,先要鉴定评估现有泥瓦保存情况,如地基是否下沉,墙体是否存在歪闪和开裂现象,砖的酥碱情况以及灰缝的脱落程度,屋面是否漏雨、瓦件残损程度以及夹垄灰的脱落程度。冯世威说,在了解了古建的这些情况后,才能对破损泥瓦进行修缮。根据古建地基、墙体、屋面的不同结构,针对性地采用合适的建筑材料是贯穿修缮工作的一条基本准则。如在砌筑墙体方面,若是干摆墙体则需用加工的五扒皮砖,丝缝墙体用加工的膀子面砖,淌白墙体用加工的淌白砖,糙砖墙体用非加工砖,力求最大程度上复原文物面貌。

谈及在修缮中常遇到的问题和难点,冯世威说,有些古建以前多次修缮过,导致补配构件参差不齐,在修缮时需要翻阅许多资料,根据当时的构件特点,找出文物建筑现存的原装构件,进行定制加工,就比较麻烦复杂。在古建保护时,常常遇到一些散落的残损构件,需要根据这些残损构件的颜色、材质、形状,经过多次拼合才能复原。

在修复过程中,保护好古建也是重要的原则。冯世威认为,在修复中要根据文物建筑的残损情况确定修复范围,不得超范围修复,也就是说不能拆除好的进行修复,否则就是对文物的破坏。

从学徒到独当一面再到成为一名老师傅,冯世威修过许多古建。德胜门真武庙复建、报国寺修缮、颐和园豳风桥修缮等北京多个古建修复工程现场都有过他的身影。就在最近,冯世威和团队刚刚完成北京定慧寺修缮工作。

冯世威的努力也得到认可:2019年上海国际建筑遗产保护与修复博览会上,荣获不可移动文物修复技能邀请赛残损清水砖墙修复组优胜奖;2021年、2022年连续两年荣获北京市文物行业职业技能竞赛(泥瓦作)第一名;2022年全国文物行业职业技能大赛中,获得泥瓦作文物修复师项目三等奖。

古建在老工匠的手下焕发新生,未来,泥瓦作修缮技艺仍需年轻人接力传承。“古建修复这个行业,少不了‘传帮带’,少不了年轻人的加入,”冯世威深有感触地说道,“对文物古建修缮,也要有‘一挤一钻’的精神,就是要在生活中挤出时间,在工作中钻研技术。”

往期回顾

Copyright Reserved 2022 版权所有 中国文物报社 京ICP备 19002194号-6

网站管理:中国文物报社 技术服务电话:86-10-84078838-61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