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质化展陈叙谈——以溧阳市博物馆展览实践为例

来源:中国文物报
作者:​张晓芳

展览陈列是博物馆面向公众最直接的窗口,是观众可以静静品味文化之地。以展览盘活文化,带动历史文化教育热潮,以博物馆热助推地方文旅经济发展,是大多数博物馆在展览宣教等方面的实践。

陈列展览即借助一定空间,以主题展品为依托,配合图文诠释数字化、场景再现等方式直观展示的文化服务活动。它由固定陈列展和短期陈列展共同组成。固定陈列一般体现着地方历史文化的集萃,具有长期性。短期展览是基本陈列的延伸,可凸显馆藏特色、展示考古成果、宣传革命历史文化、渲染节日气氛等,它灵活性强、形式多样,能满足观众的不同兴趣点,可吸引观众多次走进博物馆打卡。

博物馆受众来自不同地域,有着不同参观需求,要让公众看得懂、留得下脚步,打造可听、可看、可体验的品质性展览是基本要义。溧阳市博物馆秉持“以人为本”理念,根据场馆特色,持续探索分时段、分人群推出多样化的主题展览,让大众感受历史文化的润泽。

藏品贯通古今,展馆口碑度佳

溧阳市博物馆(以下简称“溧博”)是一所综合性博物馆,位于溧阳市中心的燕湖公园畔,总建筑面积1.8万平方米。异形的建筑样式打破了常规建筑的局限,契合溧阳“焦尾琴故里”的主题,以琴音流线形元素创意设计,给人与众不同的感受。馆外设休闲漫步区,沿栈道拾级而上,可看到通透式的水滴天井,其间密竹、天空相映成趣,别有洞天,现已是溧阳市的网红旅游地之一。场馆年接待游客量达60万人之多。

溧博历史陈列以历史朝代为展线,古今特色展品汇聚,尽显江南文化底蕴。具体分“4500万年前中始新世中华曙猿”“千秋金濑话溧阳”及“濑水风情和建国时期”三个专题陈列,集文物展示、立体化场景再现、cave空间数字化展示、幻影成像等形式于一体,多维度展现溧阳地域历史风情。中华曙猿化石、马家浜文化陶器、宋代金银器、明清瓷器及淳化阁帖石刻、溧阳古码头街微缩场景等历史文化异彩纷呈。中华曙猿是迄今发现的最小的灵长类动物,其化石的发现为探索人类的进化起源提供了依据。淳化阁帖是汇集历代帝王、名臣等书法墨迹的法帖,是书法临习的重要参照,在文学、历史、艺术等领域具有极高的研究价值。阁帖拓本存世较多,但原刻石全国仅存三套,十分珍稀,其中一套在西安碑林石刻博物馆,一套在甘肃省博物馆,还有一套是溧阳明重刻淳化阁帖石刻,这是溧博的镇馆之宝。

因地制宜推陈出新,展现地方文明

展览是让文物与观众沟通交流的窗口。为创新展览展示,推动文物活化利用,溧博找准展览切口,创新诠释形式,更好地让历史文化走近观众,深入人心。

立足场馆特色,以展吸引年轻群体。弗里曼蒂尔登曾言:“如果展览不以任何方式与观众个性和体验内容关联,那么阐释将是无效的。”作为新晋的网红博物馆,年轻群体占据了溧博参观者的绝大多数,以展来吸引年轻群众甚至是面向青少年进行宣传教育,成为教育的第二课堂是我们努力的方向。为此我们举办了“我与博物馆——天目湖中心小学学生手绘、手工作品展”“衣饰平安岁。身居快乐时——南京市民俗博物馆儿童用品展”“蝶舞翩跹——名蝶精粹与蝶文化展”等,尝试以童趣文化为切入点,让少年儿童参与进来,注重对青少年价值观的引导。在“衣饰平安岁。身居快乐时——南京市民俗博物馆儿童用品展”中,将文物与书画的应用场景相结合展示,让儿童的衣饰、生活风貌在画中直观体现,切合民俗文化的主题。另外观娱互动,在互动展示区,将市民街井的生活场面、乡言情景对话予以加入,并设“翻转乐”互动装置,观此展让观众在趣味中感受历史、文化。

以地区文化为切入点,宣传地域人文。不同地域有不同的历史文化积淀、文物遗存、自然风土人情。溧阳作为“少儿书法之乡”,书画文化熏陶自然不可少。溧阳隶属常州,自古是人才荟萃之地,如“一代之冠”恽寿平、清代状元马世俊、文人壶开创者陈鸿寿、民国闻人狄平子、近现代教育家姜丹书等。为此我们特举办“星云大师一笔字书法展”“壶韵茗香秀江南——曼生壶回归故里精品展”“民国文化—昆仑——狄平子先生150周年纪念展”“别开生面——黄若舟书画作品展”等,展研一体,通过捐赠与研究、研究与展示相结合的方式多维度丰富展览内涵,与文化学者协作策展,创新思路。此外,溧阳地区文明起源较早,文物遗存众多,对于出土的文物遗存我们也阶段性以展览的形式奉送观众,再现历史文明之光。我们举办过“濑水汤汤——江苏溧阳考古新发现成果展”,也合作承办“骆驼墩文化遗址考古特展”,后期我们还将策划举办更多的地域文明文化展,深入挖掘地域史志文化,带领群众一起感受中华文化的魅力。

拓宽受众范围,发挥服务的主动性。博物馆是公益性的文博场馆,旨在服务大众。溧博深入公众中送展送活动,公众不用离开家门就近即可欣赏感受地方历史文化。为此,举办“千年古县——古县街道文物保护工作展”“‘溧历’在‘目’——溧阳市天目湖镇文物保护工作展”等,送展到基层,与公众互动,丰富公众的精神文化生活。同时在展厅建立馆外研学课堂,也与社会各界协作共同开展教育活动,以多重体验激发群众参与文化的热情。

以文促旅以旅彰文,让博物馆出圈

时代在发展,文化的输送方式也越来越新奇多样,推陈出新应成为展览宣传主旋律。作为县级馆来说,在经费和场地有局限性的情况下,变通展陈形式,拓宽展览主题也有必要。

多方协作,拓宽展示空间。拓宽眼界,可推出小体量专题展、历史人文资料展、与他馆联合办展,如与美术馆、自然博物馆、科技馆等跨领域场馆合作交流等,这都是输送文化,共享文化,让文化出圈的体现。再者对于预约制一票难求的博物馆来说更可以将展览走出去,比如在商场、购物街、高铁、机场等公共空间设立专题展馆,或用二维平面及数字化动态影像循环播放,定时更新的方式予以展示,让群众在枯燥的旅途中也能随时随地接受历史文化熏陶,免去难预约的忧烦,这也给区县级博物馆宣传文化提供借鉴。此外各县市都有关联的国际友好城市、扶贫协作城市,可以加强交流,合作举办跨国跨地域历史文化交流展,引进来走出去相结合,促进文化共融相通。

在文旅融合的大背景下,文化和旅游相得益彰,去博物馆了解一座城的共识不会淡却。作为旅游城市,溧阳山水相连,风光旖旎,自然资源丰厚,串联环溧旅游线,将沿线历史遗迹、非遗文化常态化融入旅游活动宣传、网红驿站中,形成博物馆外的流动展示窗口。再如游人如织的景区也可有博物馆的微缩展厅供观众参观打卡,人流密集的城市街市中也可适度增加博物馆文创、非遗展演等板块,让休闲生活更增文化气息。

精细呈现的品质化展览可提升观众文化兴趣,让其身临其境地与历史文化隔空对话。如何用心,用情,用力去做好每一场主题展览,是博物馆工作者需持续探索的课题。

往期回顾

Copyright Reserved 2022 版权所有 中国文物报社 京ICP备 19002194号-6

网站管理:中国文物报社 技术服务电话:86-10-84078838-61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