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根同源 共生共融“同一屋檐下:岭南传统建筑源流与艺术”在港展出

来源:中国文物报
作者:​谭倚云

2023年12月12日,“同一屋檐下:岭南传统建筑源流与艺术”展览在香港文物探知馆盛大开幕。该展览为落实国家文物局与香港特别行政区政府发展局签署的《关于深化文化遗产领域交流与合作的框架协议书》而举办,同时作为广东省文化和旅游厅与香港特别行政区政府发展局和澳门特别行政区政府文化局共同签署的《关于深化粤港澳大湾区考古及文物建筑交流与合作意向书》下第一个粤港澳大湾区文化交流合作展览,由国家文物局、香港特别行政区政府发展局、澳门特别行政区政府社会文化司作为主办单位;广东省文化和旅游厅、澳门特别行政区政府文化局、广州市文化广电旅游局作为支持单位;中国文物交流中心、香港古物古迹办事处、广东民间工艺博物馆作为承办单位;南越王博物院、广州博物馆作为协办单位。

展览荟萃粤港澳三地16家文博单位共170套381件文物,透过岭南传统建筑精粹的展示,反映在中国建筑历史悠久、散布区域辽阔的结构系统下,粤港澳三地共同的建筑艺术、工艺与民俗,向广大公众呈现保护传承中国传统建筑文化以及大湾区文化根脉的重要意义。展期为2023年12月1日至2024年6月2日。

血浓于水,一脉相承:讲好大湾区传统建筑源流故事

岭南,顾名思义,即南岭山脉以南,包括今天的广东、广西和海南等地,也包括香港和澳门地区。粤港澳大湾区在岭南文化的历史发展中处于重要地位。今天,岭南传统建筑仍遍布粤港澳大湾区内的城市、乡镇、村落和历史街区,是大湾区重要的文化遗产。这些传统建筑一方面传承着中国建筑独特纯粹的木构系统,另一方面也诉说着数百年来粤港澳三地的历史,见证着大湾区老百姓血浓于水、一脉相承的文化传统。要保护与活化利用这些珍贵文化遗产,便要追溯其历史渊源、梳理其发展脉络,阐述其独特创造、价值理念与鲜明特色,提炼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岭南建筑上的体现。

岭南传统建筑承载着华夏先民创造的丰厚历史文化和中原文化与岭南文化交流交融史,展示着粤港澳三地一脉相承的文化根源,以及香港、澳门与祖国风雨同舟、血浓于水的骨肉联系。本次粤港澳三地携手举办展览,是粤港澳大湾区文化遗产合作的新成果,是落实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纲要中“人文湾区”建设的新实践,也是践行新时代新的文化使命的新努力。在主办单位策划下,中国文物交流中心、香港特别行政区政府发展局古物古迹办事处、广东民间工艺博物馆汇集粤港澳三地的岭南传统建筑构件精华展品承办展览,正如甯汉豪在展览献词中指出,展览团队的专业和合作精神,正是我们血浓于水和同一屋檐下的见证。本次展览用血浓于水的情感,讲好香港、澳门与祖国同根同源的动人故事,充分发挥文物资源在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坚定文化自信、建设文化强国中的积极意义。

走进香港文物探知馆展览展厅,映入眼帘的是屋檐下的滴水瓦装饰,展厅以传统建筑中轴线为设计,模拟三进格局,左右对称,又加上模仿屋顶构件的透明瓦片,从氛围上带领参观者踏入岭南传统建筑的屋檐之下,感受多元一体的中华传统建筑的独特美感。本次展览分为“中原砖瓦传入岭南”“岭南传统建筑特色的形成”两大部分。围绕粤港澳三地各类建筑构件在构造形制、工艺技术、题材纹饰、艺术特色等各方面的显著共同点,既细溯岭南传统建筑的中原根脉,见中国建筑之博大精深;又详展岭南传统建筑“三雕、二塑、一画”的文化语境与艺术源泉,见大湾区文化遗产的独特魅力。一条秦汉至明清的脉络支柱,一片覆盖粤港澳三地的屋檐,构筑岭南地区技术、形制源流共通,装饰艺术与工艺文化共融的建筑空间。

第一部分“中原砖瓦传入岭南”以“出土文物中的岭南建筑”为引,围绕砖、瓦为主的建筑构件,对岭南传统建筑追根溯源。当许多古代建筑掩埋在岁月的长河里,考古出土的建筑构件可让我们遥想当时的建筑风貌。粤港澳大湾区丰富的考古发现是反映当地建筑源流的有力物证。这里的一砖一瓦,生动勾勒出岭南建筑在中原建筑技术和文化影响下不断发展的源流脉络。

位于广州老城区中心的南越国宫署遗址,出土了秦至民国丰富的建筑遗迹与文物,包括西汉南越国的宫殿遗址、弯月形水池和曲流石渠等御苑遗迹、适应岭南多雨气候的排水系统,以及大量精美的历代砖与瓦构件。秦末汉初,岭南即有带纹饰砖出现,在南越国宫署遗址出土的大型砖,表面大部分模印菱形、四叶、方格和叶脉等几何图案,少数则压印绳纹,反映了当时建筑的材料与地砖形式逐渐趋向艺术化。同时,各式纹饰精美和寓意吉祥的瓦当大量在南越国宫殿建筑上使用,其建筑规制反映了主人身份。魏晋至隋唐、五代十国,岭南的砖、瓦烧制质量不断提高,种类更为丰富,样式做工更为精致、复杂,流行的纹饰以莲花纹为主。宋元时期,岭南地区的建筑技术持续进步,砖瓦烧制趋向规范化与大规模生产,砖与瓦也从官式建筑扩大到民间建筑并广泛使用,说明砖与瓦的使用更为普及。这段时期岭南地区出土的柱础、排水管道等构件亦可见建筑技术与工艺的提升、装饰艺术的发展及人居环境的完善。

第二部分“岭南传统建筑特色的形成”分为“顶上华彩:岭南建筑的脊饰”“雕琢乾坤:岭南建筑的墙梁柱础装饰”“岭南传统建筑所见工艺与民俗”等内容,荟萃脊饰、墀头、梁头、斗栱、驼峰与柁墩、梁托、雀替、瓜柱、花板、花角、封檐板、彩门、窗棂、柱础等多种丰富构件,突出呈现岭南传统建筑“三雕、二塑、一画”的艺术特色。

明清时期,海上贸易繁盛,作为中国沿海最重要的贸易口岸,广州站在中西贸易和文化交流的前沿,带动了岭南经济和文化蓬勃发展。根植于相同的民俗文化与工艺传统,粤港澳三地的人民同住在不断优化、美化的建筑中,用相似的方式进行营建与装点。同时,祠堂、庙宇等公共建筑的大量兴建极大地促进了营造及装饰艺术的发展,大量的木雕、石雕、砖雕、灰塑、陶塑、彩绘壁画分布在建筑的不同部位,工艺登峰造极,装饰极尽华美,“三雕、二塑、一画”成为岭南传统建筑的鲜明特色。时至今日,这些传统建筑装饰技艺已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它们不仅是精湛工艺的结晶,更是岭南传统建筑艺术传承不绝的见证。

三地精粹,会聚一堂:呈现大湾区同一屋檐下的建筑艺术精华

在这片同一屋檐下,荟萃粤港澳三地文物,其中珍贵文物多达31套205件,包括国家一级文物3套177件,集中体现了粤港澳三地岭南传统建筑的精粹,更突出呈现了大湾区传统建筑构件自古至今的共同特点。欧阳瑜在献词中指出,透过展品的工艺构造和生动且富有浓郁生活气息的纹饰,我们不仅能一睹岭南传统建筑工艺的文化底蕴,亦能感悟先辈们对美好生活的殷切向往。

首先,来自广东的多件珍贵文物与港澳地区的同类考古出土文物对比展示,其相似的造型和风格有力印证了粤港澳大湾区建筑自中原传入、深受中原影响的源流脉络。展厅入门当先一个展柜里,汇聚了粤港两地出土陶屋。广州汉墓出土的器物中可见完整的楼阁式陶屋,其样式来自北方中原地区,属汉代创新的建筑类型,本次展出广州博物馆藏楼阁式陶屋模型于1957年在广州东山象栏岗出土,是国家一级文物,整体布局为前庭中楼后院式,采用庑殿顶、悬山顶组合,构成五层重檐,脊头上翘,并饰圆形瓦当;前后、左右均讲究对称,以两条中轴线分列房间和开门窗;一层分六间房和前后院,二层阁楼采用推开式窗;后院有鸡舍、猪圈,并塑造探头的鸡及躺卧的猪,生机勃勃。香港汉墓出土的曲尺式陶屋与广州的曲尺式陶屋相似,屋顶刻有仿瓦顶纹饰,屋身刻仿木构的线条,室内有两人,一人持杵桩米,另一人簸米,生动体现了当时岭南民居的共同特点和生活面貌。

接下来数个精彩的展柜,通过砖瓦构件集中反映了岭南传统建筑从中原传入并不断发展的趋向。本次展出南越王博物院藏连筒“万岁”文字瓦当尤为典型,于1997年广州南越国宫署遗址出土,是国家一级文物,其纹饰不仅是南越国之主的政治表达,更反映了瓦当纹饰所受到的来自中原的深刻影响。直至宋元,岭南进入大开发时期,文教渐盛,民居与中原地区一样已广泛使用砖瓦,展柜里从粤、港考古出土的宋元瓦当可见此时流行着相似的花卉纹饰,见证了岭南人民共同的审美与生活追求。

随着展线延伸,一个醒目的大展柜将粤港澳三地,大大小小的明清屋脊构件集中展示,生动地将“同一个屋檐”呈现在观众眼前,尤以充满浓郁岭南特色的石湾瓦脊最为抢眼。明清时期,随着陶窑工艺不断进步,石湾陶塑瓦脊成为岭南传统祠庙建筑的重要特征。粤港澳三地传统建筑的陶塑瓦脊均出自佛山石湾,本次展出广东民间工艺博物馆藏陈家祠和合二仙石湾陶塑瓦脊及香港新田大夫第石湾陶塑花脊上戏曲人物塑像残件,均由当时著名的石湾瓦脊店号文如壁店所造,多年过去,依然颜色鲜艳、人物栩栩如生。这些屋檐瓦脊,足证此时岭南传统建筑构件在生产、工艺、艺术特色上的相通。

紧接着,无论是砖雕墙体构件、木雕彩门、木雕驼峰与柁墩、套色玻璃窗乃至柱础等,无一不是把三地建筑构件与文物精粹汇聚一堂,在对照展示中交相辉映,共同筑起本次展览“同一屋檐下”的艺术空间。例如,本次并列展出的粤港澳三地木雕封檐板既反映了岭南地区木雕工艺的精彩绝伦,又在装饰题材和艺术风格上呈现了大湾区老百姓共同的生活情趣。广东民间工艺博物馆藏渔樵耕读图广州金漆木雕封檐板使用镂雕技法,整体画面立体有层次感,正面髹漆贴金,主体图案刻画渔、樵、耕、读生活场景,寓意太平盛世、安居乐业。香港上水乡廖万石堂藏中进封檐板刻有丰富的吉祥图案,例如花瓶、蝠鼠、金钱、花卉、博古、祥云等。澳门博物馆藏清咸丰十年双面雕封檐板来自澳门康公庙,下方写有“省城财盛造”,是澳门纸业商户于咸丰十年(1860年),从当时省城广州订造赠予庙方,正面两侧雕刻着牵起的幕布,显示戏曲场景,亦是岭南地区木雕常见题材。

本次展览压轴为岭南地区迄今发现的最大、最精美的广式木雕神楼——番禺神楼。该神楼为广东民间工艺博物馆藏,是国家一级文物,由约160件木构件组成,榫卯结构,底部面积约20.73平方米,体积105立方米,首次在港展出。为了完整地向大湾区及至海内外广大公众呈现神楼的精彩,香港古物古迹办事处特意在香港文物探知馆的庭园内搭建一座高达7.5米、宽12米、深9米的展示空间,配备了齐全的文物与安全保护设备。该神楼正门左右两侧门框上分别刻有“宣统元年岁次己酉”“东中西龙楼社敬送”字样,门框背面刻有“何秉记造”,表明神楼建于宣统己酉年即宣统元年(1909年),由石楼村“东中西龙楼社”共同捐资,由“何秉记”建造。经研究,这座神楼源于清代广州番禺冈尾社十八乡著名的民间神诞活动“洪圣王出会”,该活动从清乾隆年间至1950年,一共持续了300多年,是冈尾社十八乡每年一度的盛事,各乡轮流当值。洪圣王诞前夕,当值的石楼村民在祠堂内搭建神楼,并在诞期到洪圣王庙请出“洪圣王”神像安放在神楼中,接受十八乡村民的朝拜和供奉。活动结束后,将神楼拆卸放入特制的杉木箱中,重新存放于祠堂,以备下次当值时使用。神楼的制作工艺精湛,具有较高的艺术价值和文物价值,主要构件采用圆雕、镂通雕、高浮雕、浅浮雕等多种雕刻工艺,髹漆贴金而成;还采用彩绘等装饰手法,为我们考察清末珠江三角洲神诞活动中神功用品的制作工艺尤其是金木雕工艺提供了有力的佐证。神楼的金漆木雕和彩绘装饰取材自吉祥如意图案、戏曲故事和民间传说,反映了清末民间艺术的审美观和价值取向,“郭子仪祝寿”“薛丁山与樊梨花”“鱼跃龙门”“龙吐珠”“渔樵耕读”“八仙贺寿”等,皆为吉祥寓意或民间喜闻乐见的题材。该神楼借鉴广州传统建筑的平面和立面布局及搭建方式,宛如缩小版的宫殿,是岭南传统建筑艺术、文化最为精彩的呈现。

从本次展览的一砖一瓦、一梁一柱当中,我们仿佛可以看见共同的祖祖辈辈在同一屋檐下生活的身影。正是这些人们用来雕琢建筑的工艺以及活跃在建筑内外的习俗,让建筑成为活态空间的美好追求,让建筑的神韵回响不绝,让建筑的艺术传承不断,形成源远流长、活泼生长、独具特色的岭南建筑文化,让观众可见中国传统建筑之精妙绝伦,见粤港澳大湾区之人文交融,见中华文明之生生不息。

同根同源,共生共融:面向公众举办丰富宣传教育活动

展览开幕以来,在海内外取得较为广泛的影响,截至2024年1月,在《中国日报》《大公报》《明报》《南华早报》《羊城晚报》《广州日报》《中国文物报》、国家文物局微信公众号等各大媒体平台报道合计241篇次,其中纸媒9篇次、网络平台62篇次、社交媒体66篇次、电台3次、亚太商讯平台发布99篇次;还充分利用抖音、小红书等平台推广展览。

为进一步向广大公众呈现保护传承中国传统建筑文化以及大湾区文化根脉的重要意义,让公众对岭南传统建筑及相关传统工艺有更深入的认识,展览开幕式翌日举行了学术研讨会,邀请来自粤港澳大湾区的专家学者发表专题演讲,分享对大湾区内岭南传统建筑在文物保护、修复、营造等方面的研究和见解。

展览期间,主办方还配套举办面向公众,尤其是青少年群体的一系列讲座、工作坊、导赏等教育活动。截至目前,线上、线下参与人数已超过720人次,其中工作坊、讲座等活动极大地吸引了公众关注,报名人数是活动容纳人数的六七倍之多。例如,举办的“灰塑艺术与传统材料工艺制作”工作坊,邀请国家级非遗传承人邵成村介绍此项工艺的材料加工及制作流程,参与者有实作机会并能带走自己的作品;举办的“迷你砖块叠叠乐工作坊”,一众小朋友可以一边制作小砖块笔筒,一边认识传统岭南建筑墙身的砌砖方法。此外,还出版展览图录,开发富有创意的文创产品等。

(供图/香港古物古迹办事处、广东民间工艺博物馆、南越王博物院、广州博物馆、澳门博物馆)

image.png

往期回顾

Copyright Reserved 2022 版权所有 中国文物报社 京ICP备 19002194号-6

网站管理:中国文物报社 技术服务电话:86-10-84078838-61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