岭南探源树标杆 石峡文化谱新篇 广东省英德市岩山寨遗址的考古发掘与收获

来源:中国文物报
作者:中国文物报

自20世纪70年代石峡遗址之后,岭南地区再未发现同等规模的中心聚落遗址,直到英德岩山寨遗址的出现。岩山寨遗址尤其是岩背墓地的考古收获,让我们可以重新认识石峡文化及其在史前中国的重要地位。岩山寨遗址有力地证明,岭南地区是多元一体中华文明和考古学文化区系类型版图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是新世纪以来岭南新石器时代考古最重大的突破性发现,有助于深刻阐释岭南区域文明演进的路径与模式,为回答好中华文明起源、形成、发展等重大问题贡献广东力量。正如严文明先生所言:“石峡遗址五十周年最好的纪念就是发现岩山寨……广东考古大有可为。”

遗址概况

岩山寨遗址位于广东省清远市英德市青塘镇榄村,地处北江中游英德—翁源盆地、粤北山地区与珠江三角洲的中间地带。青塘镇一带为喀斯特岩溶地貌区,分布有较多石灰岩孤峰与地势低缓的台地。岩山寨为青塘镇南部一座相对高度约40米的石灰岩孤峰,山体发育有大小各异的十余个溶洞,外围为平缓的山前台地与河谷,青塘河支流马鞍水于遗址南侧自西南向东北流经。岩山寨遗址发现于2017年,在孤峰顶部与望北岩、寨顶岩、阿公岩、大岩、小岩等岩洞,以及岩背、石尾头、晒谷坪等多个台地,均发现丰富的文化遗存,面积约10万平方米,规模宏大、内涵复杂,是继曲江石峡遗址之后在北江流域发现的又一处先秦时期大型中心聚落遗址。

在岩山寨遗址发现之初,鉴于其所处关键的地理位置及复杂的遗存情况,预判性地认识到其对于研究岭南地区先秦聚落形态演变、早期社会复杂化与文明化进程的重大价值,该遗址具有极为重要的学术意义和研究潜力。

田野工作

为完善广东先秦考古学文化谱系、推进岭南地区文明化进程与稻作农业传播等课题研究,自2019年开始,广东省文物考古研究院联合中山大学社会学与人类学学院、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清远市博物馆、英德市博物馆等单位,对遗址进行连续的主动性考古工作。该项目是广东省“早期岭南探源工程”的重点项目,同时也是广东省文物考古研究院与中山大学共建“广东田野考古基地”、与北京大学共建“广东史前考古教学科研基地”的合作项目。

岩山寨遗址考古项目以聚落考古理念制定中长期项目规划,采用发掘、调查与勘探相结合的技术路线,积极引入多学科研究方法,发掘过程中提取了包括年代学、植物考古、体质人类学、稳定同位素、微结构、玉器成分等在内的检测样品,开展多学科综合研究,并通过整取保护、解剖发掘与三维重建等技术手段,全面记录、分析墓葬等重要遗存的埋藏过程及空间关系等各类信息。

从2019年至2023年,分别对石岭、望北岩、岩背与石尾头等地点进行考古发掘,同时开展系统的考古勘探工作。发掘揭露面积2900平方米,清理出包括墓葬、灰坑、灰沟、柱洞(组)、灶、烧土堆及大型建筑遗迹等在内的大量新石器时代晚期至夏商时期遗迹,出土玉器、陶器、磨制石器、青铜器、人骨、动物及植物遗存等各类文物标本4300余件。

岩背墓地的发现

规模最大的石峡文化墓地  岩山寨遗址最重要的收获是在岩山寨山体西侧岩背地点发现的新石器时代晚期大型墓地,勘探确认墓地分布面积约5000平方米,揭露面积1200平米,清理墓葬93座,出土玉器、陶器、石器等随葬品1200余件。岩背墓地的墓葬形制、随葬器物组合和葬制葬俗都具有石峡文化特征,这是目前所知规模最大的石峡文化墓地。

墓葬多为长方形竖穴土坑墓,个别墓圹近方形,长度在0.9~2.5米,宽度在0.35~0.95米,深度在0.1~0.83米。墓向较为一致,大体呈东—西向略偏东南。随葬玉器类型有琮、钺、环(镯)、璧、锛、珠、锥形器、圭形器及饰片等,偏刃玉钺与玉环(镯)数量最多;陶器有明器化的特点,类型有圈足盘、豆、鼎、罐、壶、釜及纺轮,又以圈足带镂孔的子口盘、棱座或喇叭形足豆、瓦足盘形或釜形鼎及矮圈足壶最为常见;石器则有镞、锛、钁、凿、钺、砺石及石拍等,石镞多见长柳叶形,锛以长身大石锛与双肩石锛最具特色。

岩背墓地可分一次葬墓、二次葬墓和迁出葬墓。一次葬墓普遍保存有较完整的陶器随葬品,迁出葬墓为一次葬迁出后的空墓,不见随葬品或填土中仅存零星器物碎片,二次葬墓可见两组随葬器物,其中一次葬迁入器物组多较破碎,散置于墓葬底部积碳中或堆置于西侧,二次葬器物组则较为完整、多置于葬具内或之上。二次葬墓常见烘烤墓壁与底部积碳现象,部分墓葬保存有岭南同时期遗存中罕见的木质葬具痕迹,其中M85葬具痕迹保存最为完好,葬具位于墓底中部积碳层之上,长1.10、宽0.36~0.38、残高为0.05~0.06、厚0.04~0.06米。这是首次在石峡文化葬墓中发现使用木质葬具的明确证据。

岭南可确认的最早复杂社会  岩背墓地可见明确的分区、分组规划,墓葬分为相对独立的南、北两区,南区又可分三组,不同区、组的墓葬之间差异显著。北区墓葬数量较少,排列分散,墓葬规模小而随葬品少;南区墓葬数量较多,分布密集、排列有序,墓葬规模较大,随葬品相对丰富,南区之内又有组别的差别。随葬玉器的16座高等级墓葬集中分布于南区的东南组,其他区域则为等级较低的墓葬。这是自石峡遗址被发现、石峡文化被命名以来,迄今所见结构布局最清晰的石峡文化墓地。

墓葬之间具有明显的等级差异和社会分化。低等级墓规模小、随葬品普遍较少,而高等级墓规模大、随葬品丰富,随葬玉琮、玉钺、玉环(镯)、玉锥形器、玉珠、玉璧以及成组的石镞、石钁等玉石礼器,等级最高的M16与M26位于高等级墓葬区的居中部位。其中M16墓口长1.75、宽0.90、残深0.20~0.75米,随葬品多达145件,包括5件玉钺、2件玉环、77件石镞及2件石钁,其中大型玉钺长30.2厘米。M26墓口长1.78、宽0.78~0.80、残深0.50~0.83米,随葬品55件,同时随葬有玉琮与玉钺。部分墓葬集中随葬石镞、石钁与陶纺轮等特定类型器物的现象,应是当时社会分工与身份象征在葬俗方面的体现。高等级墓葬在玉器之外对于精美石镞、长身石锛等特殊随葬品的偏好及其相对固定的摆放位置,也是其葬制的表现。岩背墓地清楚地显示石峡文化社会已经有制度化的葬仪葬俗。

随葬玉器的高等级墓葬在距今4800年左右开始出现,以墓葬规模、随葬品数量、成套的玉礼器以及成组的特定类型随葬器物来彰显社会等级与身份差异,并体现在结构分明的墓地布局上,形成制度化的葬仪葬俗,这些都反映出岭南地区这一时间段开始社会加速分化,这是中华文明起源阶段岭南地区可确认的最早的复杂社会。

对于石峡文化的新认识  通过对炭化稻谷等测年样品进行大批量碳十四测年,岩背墓葬的测年数据集中在距今5000至4000年,突破了石峡遗址测年数据偏少的局限,更新了以往对于石峡文化年代上下限的认识。

通过对典型墓葬的多层级解剖,明确了二次葬墓内一次葬迁出器物和二次葬器物在田野工作中的区分原则与方法,并完整复原出其墓葬从处理墓圹到按照特定程序放置一次葬器物、葬具与二次葬器物直至最后填土的下葬过程,使得我们对于石峡文化的葬仪葬俗有了更清楚的认识。

岩背墓地在葬制葬俗、文化面貌等方面与石峡遗址有相似性又各具特点。二者同样已有明显的社会分化,但石峡墓地并无清晰的分区、分组结构,相对岩背墓地表现出更多的随意性。从随葬陶器组合来看,两者皆以圈足器与三足器为主,但岩背墓地未发现类似石峡遗址的高圈足盘与三角形三足盘等器物。石器方面,岩背墓地相较石峡遗址对于石镞与长身石锛更为偏爱。岩山寨遗址与石峡遗址作为北江流域不同地理单元内的区域中心聚落,两者之间并非简单的高低等级或从属关系,石峡文化社会呈现出多元中心的特点,反映了岭南史前复杂社会形态的多样性,同时表明岭南地区具有岭北长江流域所不同的区域社会复杂化模式。

聚落考古的收获

岭南首见大型半地穴式建筑  在岩背地点北部清理出新石器时代晚期大型烧壁建筑遗迹、灰坑、柱洞等遗迹。大型烧壁建筑遗迹F1为半地穴式,平面大体呈长方形,西北—东南向,外侧有柱洞围绕,南北长7.3米,东西宽5.3米,门道位于其东南端;东侧整个坑壁及南、北两侧局部坑壁保存有烧壁,坑内底部夯筑多层垫土;西壁外侧有一圆形烧坑,底部为烧结硬面,其上有大量竹炭灰、烧土块与陶片;F1堆填多层包含草拌泥墙体烧土块、烧壁残块及陶器残片的废弃堆积,烧土块中掺杂大量稻谷壳与茎叶。F1旁侧还发现多个窖穴性质的袋状灰坑,该区域应是与岩背墓地同时期的生活区。如此结构复杂的大型半地穴式烧壁建筑遗迹在岭南地区尚属首见,为进一步认识先秦岭南建筑类型与栖居方式提供了重要的新材料。

石尾头居址区与大型沟渠设施  在岩山寨山体西北侧的石尾头地点清理出大量与居住活动相关的遗迹,包括柱洞(组)、灰坑、灰沟、灶及烧土堆等,该地点应为一处集中生活居住的功能区,年代早至新石器时代晚期,主体为夏商时期。发现多处柱洞组构成的建筑遗迹现象,柱洞除常规类型外,另还有一类密集堆垫红烧土块、性质类似磉墩的特殊大型柱洞。建筑遗迹周边有包含大量残碎陶片、红烧土块等生活废弃物的灰坑或垃圾堆填区,还发现以往同类遗址罕见的木质建筑构件。中部大型沟渠G3从西侧古水道向东延伸至石灰岩山体北侧,探明长度近200米,口宽2.4~3.5米,底宽0.36~0.4米,现存最深1.8米,近底部可见五层竹编物,如此规模的沟渠及铺设竹编物的现象均是首次见于岭南先秦遗址中。G3底部西高东低,推测其具有引水功能,与其北侧的G5、G9、G10、G11、G12等小型排水沟网、鸡口古水道组成遗址内的水利设施系统。

突破聚落形态认识的瓶颈  通过针对遗址内不同地点的发掘、勘探等系统的聚落考古工作,确认岩山寨遗址是由分布于不同地貌部位、具有不同功能特征的多个地点组成的聚落遗址。这一结构复杂的聚落形态充分利用了石灰岩山体、洞穴群、外围台地及溪流河道等地貌环境条件。

石灰岩孤峰顶部的石岭地点发现3座石峡文化时期墓葬及多个时期的灰坑、柱洞等遗迹,该地点同时存在生活和丧葬行为。望北岩、寨顶岩与小岩等洞穴地点出土数量庞大的陶器、石器等遗存,构建起新石器时代晚期至东周时期较为完整的文化序列。岩背地点北侧低洼地——鸡口地点勘探发现古水道,自西北向东南汇入遗址南侧马鞍水河道,岩背、石尾头两地点分别位于鸡口古水道南北两侧。在岩背北部台地边缘发现新石器时代晚期垫土遗迹,多层堆垒于沙质粘土堆积之上,底部有夯筑现象,推测是在古水道边缘堆筑的河堤一类功能设施。

从岩山寨遗址的聚落特征出发,重新检视粤北、桂北地区不同自然地理单元所发现的类似聚落遗址材料,包括曲江石峡遗址、连南石泉山遗址、从化狮象遗址与桂林父子岩遗址等等,可以确认此类遗址是适应岭南地理环境、极具地域特色的特殊聚落形态类型,在岭南北部地区具有一定程度的普遍性,突破了对于本地区先秦聚落形态认识的瓶颈。

文化交融的体现

稻作农业传播的重要节点  在岩山寨遗址最常见、数量最丰富的植物遗存为水稻种实与穗轴遗存,墓葬底部积碳层内包含的炭化种子遗存以稻属植物为主,部分墓葬内还发现随葬成团的稻谷,在岩背墓地北侧生活区建筑遗迹F1及灰坑遗迹的烧土块中亦可见大量水稻谷壳与茎叶。岩山寨遗址发现的丰富水稻遗存表明,在公元前3000年左右成熟的稻作农业已传入岭南腹地,遗址所在的北江中游是从岭北到粤北再至珠三角这一稻作农业传播路线上至关重要的中间节点。

南北文化交汇的重要节点  岩背墓地随葬玉礼器组合以琮、钺、环(镯)及锥形器为主,与石峡遗址相似,同样以亚腰偏刃玉钺及玉环(镯)为最大宗,分别出土20件与19件。M16出土玉琮为五节琮,节面刻有清晰的简化人面纹,内孔壁面磨制平滑,通高15.1厘米,这是目前岭南地区出土的体量最大、制作最为精美的高节玉琮。墓葬中成套使用玉礼器显示石峡文化受到长江下游环太湖地区良渚文化的强烈影响,同时岩山寨遗址与石峡遗址在玉琮、玉锥形器上的差异则表明岭南与长江下游之间存在多条文化交流通道和复杂的社会关系网络。

从陶器特征反映的考古学文化因素来看,早期文化属于典型的石峡文化,受到赣江流域樊城堆文化的影响。进入距今4500年之后,粤东及珠三角地区印纹陶文化因素的影响逐渐强化,最终在距今4000年左右占据绝对统治地位,这一态势延续到夏商时期,与此同时仍能看到来自岭北的文化因素。

岩山寨遗址发现的水稻遗存、玉器及陶器等可以看到分别来自于自岭北长江下游、长江中游地区以及岭南内部不同区域考古学文化的影响,一方面表明北江中游是南北方文化交汇的重要节点,另一方面也显示出多元融合在岭南地区文明化进程中的重要作用与深远影响。

学术意义

英德岩山寨遗址是1973年发掘石峡遗址之后石峡文化遗存最重要的发现,是21世纪以来岭南地区新石器时代考古最重大的发现,也是中国华南地区新石器时代考古与文明起源研究的重要新进展,具有极其重要的学术意义:

第一,岩山寨遗址是岭南地区迄今发现新石器时代至夏商时期规模最大、结构最复杂的中心聚落遗址,对于岭南先秦聚落形态演变与文明化进程研究具有突破性意义。

第二,岩背墓地是石峡遗址发现50年之后岭南又一处规模最大、等级最高的石峡文化墓地,其考古收获更新了对于石峡文化的年代、文化特征、葬制葬俗及社会形态等方面的认识。

第三,岩山寨遗址的考古成果确认距今4800年左右岭南已进入复杂社会阶段,不仅显示出多元融合在岭南地区文明化进程中的作用,还反映出岭南地区具有不同于长江流域的区域社会复杂化模式。

第四,岩山寨遗址所在的北江中游是稻作农业向南传播路线上重要的节点,同时也是岭南融入中华文明一体化进程的重要节点,其发现有助于重新诠释石峡文化及岭南地区在考古学文化区系类型中的地位。

岩山寨遗址在考古研究理念与田野工作方法上卓有成效的探索与创新,为岭南地区先秦聚落考古与区域文明探源树立了全新的标杆,也是为建设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的考古学做出的岭南贡献。

(广东省文物考古研究院 中山大学社会学与人类学学院 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 清远市博物馆 英德市博物馆 执笔:刘锁强 周繁文 秦岭 金志伟 唐博豪 景雅琴 刘晓宇 黄韵诗 朱文羽 吴平贞 刘建文)

image.png

往期回顾

Copyright Reserved 2022 版权所有 中国文物报社 京ICP备 19002194号-6

网站管理:中国文物报社 技术服务电话:86-10-84078838-61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