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岐阳世泽——中国国家博物馆藏李文忠家族文物展”浅析

来源:中国文物报
作者:​崔波

“天下之本在国,国之本在家,家之本在身。”家是个人与国家之间的桥梁,优良的家教、家风、家传,既是一个人安身立命之本,也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长盛不衰的文化内核。中华民族对优秀先祖遗训,始终抱有强烈的尊崇与传承意识,常怀报本反始之心,深知“慎终追远,民德归厚”。作为一个家族历史的物质载体,先祖容像、族谱手书、家藏文物,承载着家族的记忆和荣光,是后代追思先贤、承继祖德的重要对象。中国国家博物馆收藏有完整的岐阳世家文物,包括御赐墨敕、御用制品、历代先祖容像、行像、家族藏品、手书、族谱等共计56件(套)。岐阳武靖王李文忠为明太祖朱元璋外甥,明代开国功臣,战功卓著且好学问,逝后被追封为岐阳王,位列功臣庙第三。李氏后人袭爵封侯,家族延绵六百余年,被后世称为“岐阳世家”。这套文物承载着岐阳世家的家族历史和记忆,体现出中华民族对优秀的先祖遗训的尊崇、保护和传承。1月25日,由中国国家博物馆主办的“岐阳世泽——中国国家博物馆藏李文忠家族文物展”启幕,首次将这套馆藏文物完整展出,让更多观众了解岐阳世家。

image.png

image.png

image.png

展览共展出馆藏文物及明代复原服饰共计72件(套)。以家族历史为主线,分为“苍梧发轫”“簪缨世族”“厚德流光”“余荫蓊蔚”四部分讲述李氏明清两代的家族脉络,展现李氏族人对家族根脉的自觉守护与传承,彰显中华民族对先祖的尊崇意识和赓续精神。

“岐阳”之名,源于明代开国功臣李文忠之谥号“岐阳武靖王”。李文忠少时随父李贞投靠舅父朱元璋,追随其南征北战,骁勇善战频立战功,为明代建国奠立根基。明太祖朱元璋底定天下之后,他继以忠君报国之姿,多次带兵平乱,稳固江山社稷。李文忠戎马一生,通韬略、善诗文,兼管军政朝事,为明代的开创和稳固立下了汗马功劳,“岐阳世家”由其肇始,开启了历经明清两朝之家族历史序幕。

李文忠因辅佐朱元璋平定天下,居功至伟而被封曹国公。其子李景隆承荫袭爵,然于永乐朝被削爵遭禁锢。嘉靖前期,世宗恢复四位开国功臣裔孙爵位,李氏家族得以续爵复俸。嘉万年间,八世李庭竹平寇督漕,政绩显著;九世李言恭好学能诗、奋迹词坛,于治政学文上皆卓有成就,李氏家族重现簪笏之盛。岐阳世家于有明一代共历十二世,裔孙绍续岐阳祖德,获爵出仕,仍秉承能文善武之家风,使李氏家族兰芬桂茁。

岐阳世家至十二世李弘济时遭逢鼎革之变,明亡而爵绝。清初,为躲避战乱,十三世李祖述携大宗家眷自金陵迁居京师,于顺治年间接受三等阿达哈哈番爵位,归入旗籍,是为李氏家族入清迁燕第一代。乾隆八年,十五世李延基出旗改入民籍。李氏家族于有清一代,承继祖德,笃定修行,兴家育人,不坠门风。十四世李德燦、李德燿兄弟,十五世李延基尤以文学、政事为显,其中李延基不仅出仕为官,更为保护先祖遗物做了大量工作。及至清晚期,即便家道中落、国危身殆,李氏后裔仍不遗余力,守护家族遗物于周全。

岐阳世家文物能够逐代增益并流传有序,得益于李氏家族历代的自觉赓续和保护,及至民国而蔚然大观。李氏家族因李文忠的功绩而在明清两朝享有一定的社会地位,尽管其中有起伏,但并未偏离与统治阶层的联系,这为岐阳世家文物镌刻了丰富的两朝印记。岐阳世家的文物传承,源自李氏族人的家族意识,是一个家族的自我记忆,又因其完整性、有序性,以及与时代的密切性,为后人提供了从社会史、制度史、文化史、服饰史、艺术史等主题切入的可能。由古及今,“岐阳世家”的历代书写,为后世留下了一部跨越六百年的家族史。

为凸显李氏家族容像在中国服饰史上的意义,展览专门据此复原了四套明代官定服饰,包括冕服、命妇礼服、赐服和朝服,展现此套文物的当代价值,也强调对此套馆藏文物的研究与活化利用。

岐阳世家的肖像画中,李文忠及其父李贞为身着冕服的全身坐像,此两幅作品为现今存世可见的两幅明代冕服画像。其服饰在中国服饰史上的意义极其重要,受到许多服饰研究者和爱好者的高度关注。

据了解,为了将岐阳世家的文物完整展示,专门修复了家族收藏的一套皮甲,并将它完全展开。这套皮甲上一次的完整展开还是在民国时期。

李氏后人敬宗睦族,明末至民国初多次编修家谱,留下延续六百余年家族的谱系,留下丰富的家族历史印记。

岐阳世家的文物,除中国古代服饰史研究外,还包括了丰富的明清史研究内容,如关于明清爵位、官职研究,明清肖像绘画研究等,备受相关领域学者的关注。

往期回顾

Copyright Reserved 2022 版权所有 中国文物报社 京ICP备 19002194号-6

网站管理:中国文物报社 技术服务电话:86-10-84078838-61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