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飞凤舞尽显遗址魅力 熠熠生辉积淀文化底蕴——全国考古遗址保护展示十佳案例终评会侧记

来源:中国文物报
作者:​张小筑

冬春之交,大地回暖。2月28日,经过一整天的项目汇报与专家评审投票,由中国考古学会和中国文物报社共同主办的全国考古遗址保护展示十佳案例从诸多入围项目中脱颖而出。本届终评会进行了全程直播,为全国各地文博人提供遗址保护与展示经验交流切磋的平台。中国历史研究院副院长、中国考古学会秘书长刘国祥研究员,中国文物报社社长柳士发出席开幕式并致辞,中国社会科学院学部委员、历史学部主任王巍研究员担纲评审专家。

博采众长 集思广益 确保优中选优

全国考古遗址保护展示十佳案例推介活动今年系首次举办。缘起于2021年中国现代考古学诞生百年之际,中国考古学会和中国文物报社联合主办“百年百大考古发现”活动时,从挂牌的考古遗址公园中推选出5个考古遗址保护展示优秀项目对外公布。

在此基础上,中国考古学会和中国文物报社拓展思路,2023年9月正式启动首届全国考古遗址保护展示十佳案例宣传推介活动。《中国文物报》及“文博中国”微信公众号刊登、发布了活动公告。遴选范围和标准为国家考古遗址公园和立项单位及其他考古遗址地,近两年内在保护管理、研究阐释、展示利用、宣传服务等方面的成功案例。初评阶段,13个省份的近40个项目积极参与,最终20个项目脱颖而出走上终评会的展示舞台。这项活动旨在通过丰富的传播形式,深化考古成果的价值研究阐释,让社会公众在了解考古发掘的基础上,更深一步了解考古发掘之后的故事,了解考古遗址的保护、展示、利用工作,从而推动形成考古事业全社会共同参与、考古成果全民共享的良好氛围。

让古老遗址重新焕发青春

“一个遗址的保护,带动了城市新经济商圈的勃兴。一座文化的地标,成为城市居民休憩的心灵家园。”这是成都金沙遗址博物馆副馆长王方终评汇报时的结束语。近年来成都金沙遗址博物馆深入发掘古蜀文化遗产价值和内涵,实现文化与经济结合、博物馆与商业体的联动,助力文化事业繁荣发展。可以说,历史文化与现代生活在金沙遗址博物馆的不断融汇,眼下已成为成都文化旅游新地标,也为成都历史的“文化基因”注入了崭新的时代内涵,推动着古蜀文明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

提起金沙遗址,王巍感慨道:“将遗址的展览展示扩展到城市的方方面面,尤其在活化利用方面堪称典范,展览方面其创新性理念也值得全国博物馆借鉴与学习。”金沙遗址博物馆馆长朱章义表示,未来,金沙将牢牢抓住创新发展的钥匙,继续夯实基础,突出重点,彰显亮点,让文物活起来,让遗址亮起来,发挥文化遗产地的吸引力、吸附力和传承力,稳步推进古蜀文明遗址申报世界文化遗产,让其真正成为连接城市历史与未来的文化纽带。

湖北省的两个项目盘龙城遗址创新性保护展示、铜绿山古铜矿遗址保护展示均入选十佳案例。作为保护展示工程类项目,终评会上相关项目负责人的汇报,也让我们看到到湖北在这方面的工作成果。

近年来,盘龙城遗址博物院致力于遗址保护工作与展示工作的相互融合,通过专业的学术研究,创新性地采用新材料和新技术对遗址进行保护和修复,让遗址本身成为最美最大的展品之一。盘龙城遗址博物院宋若虹在终评会汇报时强调,盘龙城遗址的创新性保护展示,严格遵循以考古为基础,遗址保护展示坚持原真性,所有遗迹无论是柱洞位置、墙体厚度,还是建筑材质,都严格按照考古资料进行。以城墙保护展示为例,特别寻找本地土源40余处,比对与其性质相似的土壤,通过严格检测选中后对城墙和周围覆盖并夯实。

“晴天硬如刀,雨天一团糟。”会上,宋若虹还讲述了传统工艺在盘龙城多雨环境和黏土土壤双重挑战下,复原展示一波三折“水土不服”的故事。据回忆,宫殿本体保护展示完工仅3个月便被大雨冲垮。在考古专家组的指导下,团队试图摸索出一条适合盘龙城的道路,提出宫殿展示新方案。材料方面,最终选用GRC改性土材料,加入三维扫描和3D打印技术。此外,需要彰显灵动性的木柱则邀请非遗传承人“泥人胡”胡作林先生现场雕塑创作。值得一提的是,新工艺和新材料承受住了时间的检验,与周围环境完美协调,为我国的土遗址保护展示提供了“盘龙城方案”。如今,该方案也在良渚、屈家岭、二里头等遗址得到广泛推广。

铜绿山古铜矿遗址和盘龙城遗址有着共通之处,前者是我国目前发现的古铜矿遗址中采冶延续时间最长且采冶链完整、保存完好的一处古铜矿遗址;后者是长江流域早期青铜文明中心、商王朝南土都邑,也是中国青铜器早期的制造基地。两者之间形成了开采冶炼制造一条线。都是中国古代早期青铜文化的代表。

去年6月,铜绿山古铜矿遗址博物馆新馆正式开馆,让老遗址重新焕发青春。王巍点评时说道,“围绕遗址究竟是保下来,还是继续开发,老一辈学者做出了艰苦卓绝的努力,国家放弃几十亿元的矿产资源不开采,也要把遗址保下来,这在全国都是少见的。”的确,三十多年前围绕铜绿山古铜矿遗址“原地保护”还是“搬迁保护”的论战持续了8年之久。直至1991年,宣布将铜绿山7号矿体的古铜矿遗址进行原地保护。“从两个时代的博物馆建设能够看出变化,是一个很有特点的范例,具有很高的推广价值。”王巍说。

除了湖北外,由洛阳市文物局申报的“隋唐洛阳城大遗址保护与城市发展和谐共处”和由舞阳县贾湖遗址阿岗寺遗址保护中心申报的“探源贾湖文化寻根中华文明”也双双入选十佳案例。

“你或许没去过贾湖遗址,但总会听说过大名鼎鼎的‘贾湖骨笛’,没错,这件河南博物院镇院之宝就出土于此。”娓娓道来的汇报让与会者心驰神往。近年来,漯河市深入推进贾湖农文旅融合示范带建设,打造以贾湖考古遗址公园为核心,涵盖历史文化、休闲观光、现代农业等各类旅游资源于一体的文旅强县,让遗址保护利用工作反哺地方经济,形成良性互动,更好地传承弘扬贾湖文化。依托当地资源,发展生态旅游、文化旅游,围绕贾湖田园综合体,大力推进土地流转,形成了原粮酿酒、种植有机蔬菜食品、花卉基地等高效农业产业。

悠悠厚土、河洛岸边,一处宫城遗址的考古发现令人震惊,这就是隋唐洛阳城。近年来,洛阳积极探索大遗址保护新形态,力争在全国率先打造国家遗址公园3.0版本。目前,隋唐洛阳城国家考古遗址公园宫城核心区的遗址展示面积达930亩。隋唐洛阳城以打造“颠覆性创意、沉浸式体验、年轻化消费、移动端传播”文旅新业态、着力塑造大遗址活化利用的文旅文创融合新品牌为导向,把优秀传统文化进行现代化演绎,为观众打开了感受文化魅力的新窗口。隋唐洛阳城国家考古遗址公园建设,有力促进了洛阳文物活化利用、老城改造更新及文旅融合发展,已成为新的城市名片和文化地标。

城子崖遗址博物馆所在的城子崖遗址是龙山文化的发现地和命名地,也是中国第一代考古学家独立自主发现并发掘的第一个史前遗址,在中国考古学史上具有重要意义。据城子崖遗址博物馆馆长张宗国介绍,“城子崖史前研学项目易于推广,其内容包括参观博物馆和探访遗址,还有大量体验活动,如钻木取火、石器磨制、植物印染、陶艺制作、城墙夯筑等,希望通过复原四千年前先民的生活画卷让更多的青少年增强文化自豪感和自信心。”他补充道:“研学发展起来以后,城子崖所在的街道,包括济南的东部地区兴起了大量的非遗加龙山文化、农事体验加农产文化等和龙山文化相关的研学模式。希望考古遗址研学成为新的支柱产业,助力乡村振兴,对地方区域经济社会发展产生带动作用。”

数字科技助力如虎添翼 龙飞凤舞尽显遗址魅力

良渚遗址申报的两个项目,“良渚遗址5000+”数智应用与“文化+亚运”立体式展示传播均入围终评,终评会随机抽选的汇报顺序恰好是一个打头阵、一个压轴出场。

发挥数字化优势,让智慧赋能遗址治理研究。2022年刚刚启动的“良渚遗址5000+”数智应用聚焦大遗址“发掘-保护-研究-利用”全生命周期,打造空间管治、网格智治、价值研究、“文物+”四个场景,推动多规合一、聚力精密智控、深化科技赋能、激活数据潜能,重塑大遗址保护管理机制流程,推动着文物资源禀赋有效转化为文化发展动能。

当被问及潮湿环境土遗址保护这一世界性难题时,良渚古城遗址世界遗产监测中心副主任冯倩表示:“目前,我们研究出了南城墙遗址半开放环境干燥保护技术和老虎岭遗址封闭环境高湿保护技术。良渚遗址管理区管委会与敦煌研究院、浙江大学等机构联合攻坚,尤其针对老虎岭水坝玻璃保护罩中微生物滋生、青苔地衣等情况,采用了以环保植物精油作为防治材料,对遗址本体表面微生物病害进行处理的保护方式。喷洒后能有效抑制考古剖面地衣、苔藓、霉菌的生长,可以说取得了阶段性成功。”

“那平台对良渚考古新发现和最新研究成果的管理与展示呢?”会上,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徐良高研究员提问。相关负责人介绍道:“一方面针对新发现文物起到安保作用,采用可移动式5G现场安全管理模式;另一方面,针对最新研究成果,系统中有板块对已发布的成果进行收集和整理,进行信息分层。设置不同权限,对工作人员、考古学者、公众设置分层次开放。”

作为实证中华五千多年文明史的圣地,杭州拥有“良渚”这样一张文化金名片。斗转星移间,历史文化与现代文明在这里交相辉映。如果说2019年申遗成功是良渚古城遗址的高光时刻,那2023年则又让良渚站在了聚光灯下。这一年,良渚遗址相继完成两大任务,有杭州亚运会火种在大莫角山的成功采集,也有以“践行全球文明倡议,推动文明交流互鉴”为主题的首届“良渚论坛”。从“琮琮”头上的神人兽面纹到亚运奖牌“湖山”的设计灵感,从采火装置再到火炬设计创意,良渚元素“无处不在”,这是杭州亚运会探寻中华传统文化的现代表达。“以良渚遗址‘文化+亚运’的立体式展示传播为契机,最大化亚运的‘聚光灯效应’,让亚洲、让世界感受到中国五千年文明的底蕴与脉动。”良渚遗址管委会摇慧敏说道。

数字化不仅助力一眼五千年的世遗良渚,也赋能岭南两千年中心地——南越国宫署遗址,让王宫重现。为了让宫署遗址“活”起来,提高大遗址展示的亲和力、参与性与体验性,自2018年起“南越王宫博物馆遗址数字化展示提升项目方案”逐步推进,项目综合利用先进的互联网、多媒体、互动体验等技术,推动文物、遗址资源科学合理利用。据南越王博物院副院长李灶新介绍,2023年已完成项目第一、二期的数字化复原展示。从南越宫苑曲流石渠声光电演绎到弯月池全息纱幕场景演绎,从MR建筑复原增强展示到广州原点灯光秀。“考古务实、研究求真,我们委托北京大学建筑考古科研团队对考古建筑机制进行复原研究,为数字化展示提供可靠的学术支撑。观众透过透明屏,能看到遗址之上‘长起来’的立体建筑空间,实现虚拟图像与遗址实景的对应匹配。从而大大提升了遗址的可读性和活力度。”李灶新补充道。“大型考古遗址,尤其是宫殿遗址,往往苦恼于如何让观众去了解当时的建筑形态。南越王宫博物馆的数字化展示提供了一个让大型建筑遗址活起来的新思路,具有示范性,让人印象深刻。”评审专家表示。

在刚刚过去的龙年春节,地处乡村和都市中的国家考古遗址公园吸引了大批游客。根据各地初步统计汇总,春节至元宵节期间,全国55家国家考古遗址公园观众达881.7万人次。2月26日,殷墟博物馆新馆正式开放,成为近期公众关注的热点话题。如今,全国考古遗址地正在融合多方资源,积极开展丰富多元的活动,在更好满足公众精神文化生活方面发挥重要作用。

诚如王巍所言:“这是一次各具特色、精彩纷呈的展示。我们欣喜地得知全国考古遗址保护展示十佳案例今后每年都会举办,这为促进遗址本体保护展示、周边环境整治提升,面向公众的科普教育和遗址活化利用等方面提供了一个交流切磋、相互学习先进理念和具体做法的平台。博物馆从门可罗雀到一票难求,体现了博物馆更加接地气了,好的博物馆要让民众看得懂、看得有兴趣、看得有收获,如今围绕这三方面都有了实质性进步,这也预示着新时代遗址博物馆事业乃至整体文博事业迎来全新局面。”

“泱泱中华,历史何其悠久,文明何其博大,这是我们的自信之基、力量之源。”时代的进步,以文化的繁荣为鲜明标识。博大精深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根和魂,是我们在世界文化激荡中站稳脚跟的根基,也是我们文化自信自强的重要源泉。

image.png

往期回顾

Copyright Reserved 2022 版权所有 中国文物报社 京ICP备 19002194号-6

网站管理:中国文物报社 技术服务电话:86-10-84078838-61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