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强文化遗产保护利用 守护传承中华历史文脉

来源:中国文物报
作者:​刘海旺

习近平总书记在2024年新年贺词中指出:“良渚、二里头的文明曙光,殷墟甲骨的文字传承,三星堆的文化瑰宝,国家版本馆的文脉赓续……泱泱中华,历史何其悠久,文明何其博大,这是我们的自信之基、力量之源。”在中华大地上,如果说浩如烟海的文献典籍记载和述说着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的中华文明,那么,星罗棋布的文化遗产则彰显和实证着一脉相承、灿烂辉煌的中华文明。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文化遗产保护和利用工作,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指引下,中国的文化遗产工作取得了举世瞩目的历史性成就。如何在新的起点上,坚持“保护第一、加强管理、挖掘价值、有效利用、让文物活起来”的工作要求,全面加强文化遗产保护传承,既是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文化思想的要求,也是践行“第二个结合”、更好担负起新的文化使命的要求。

image.png

image.png

一、处理好城市文化遗产的保护与利用、保护与发展、保护与开发等重大关系。城市是人类文明最具代表性、最集中的载体,特别是具有数千年厚重历史的古今叠压型城市,如西安、洛阳、南京、郑州等,均是地理位置、环境优越,自古以来人口密集、文明昌盛之地,共同构成了连绵不断的中华历史文脉。因此,各级各类城市遗址是文化遗产保护传承的重中之重和示范之地,也是最重要的依托之地。在中国城市化快速发展的今天,特别要重视如何把一个连绵不断、古今辉映、永续利用的城市文脉完整地传承给后人。城市内文化遗产的保护传承应有“百年大计”,甚至更长远的保护与利用导向目标,要做优最顶层规划设计,确保充分彰显其在中华文明发展进程中的独特标识价值,彰显其在本区域社会城市历史发展中的不可替代的历史地位,构建独具特色的文化遗产保护传承创新高地;要明白这些珍贵的城市历史文化遗产不仅仅属于当地当今,也属于全民族、属于后代子孙。在城市更新中,对城市内大遗址要尽可能“留白”,避免仅为当前建设或利用而毫无保留地超大规模发掘,甚至在漠视或有意回避中破坏殆尽。要在切实做好“保护第一”的前提下,发挥城市文化遗产的最大魅力和利用价值。

二、切实实施好“先考古、后出让”的制度设计和配套政策。新中国成立以来,经过多次文物普查发现了大量不见于文献记载的新的古代遗存,许多掩埋于地下的文化遗存在各类工程建设施工中得以发现,以年度全国重大考古新发现为代表的许多重要古代遗存都是在配合基本建设中偶然发现的。要在进行基本建设之前,对可能存在历史文化遗存的土地,依法完成考古调查、勘探,并开展必要的抢救性考古发掘,不能因为工期、经费等人为因素,就不去进行上述工作,致使不可再生的珍贵文化遗产遭到毁灭性破坏。利用已经开始的第四次全国不可移动文物普查工作新契机,进一步主动开展全面的文物考古调查,为做好“先考古、后出让”工作提供更好的基础条件,同时,也要对“三普”时发现的文物遗存保存状况进行核查和评估,要建立健全历史文化遗产资源资产管理制度,建设国家文物资源大数据库。

三、以着力建设国家文化公园和考古遗址公园为做好文化遗产保护传承的最佳综合实践平台。长征、长城、大运河、黄河、长江等国家文化公园和国家考古遗址公园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文化内涵丰富,实证我国百万年的人类史、一万年的文化史、五千多年的文明史。国家文化公园和考古遗址公园可辨识度高,是国家形象和中华民族独特精神标识的代表;其文化魅力和优美环境所具有的社会公益性,可为公众提供了解、体验、感知中华文明和中国历史以及作为社会福利的游憩空间,社会公众、特别是青少年可以参与其中进行研学和再创新,使其成为公众愉悦精神、乐享文化的场所空间。国家文化公园和考古遗址公园作为文化遗产保护传承的最佳基地,有各方面的优势条件,从构建保护体系、机构、机制、法规等,探索具有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的文化遗产保护传承制度和经验。

四、积极为文化遗产保护传承创造良好条件。文化遗产保护传承是一个涉及面广的系统工程。全面系统的深化研究和价值阐释是文化遗产保护传承的基础。近年来,全国从事田野考古、科技考古、科技保护的文物考古科研队伍空前壮大,高层次人才培养工作也前所未有加强,这就为继续探索未知、揭示本源,做好考古成果的挖掘、整理、阐释工作,搞好历史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等,提供了考古能力建设的保障,也必然为中国文化遗产保护传承事业迈向世界领先水平提供较为充足的人才支撑。作为文化遗产保护的最基本依靠力量和责任承担单位,基层文物保护机构队伍的建设必须得到进一步的重视和加强。

五、大力倡导和支持数字信息技术在文化遗产保护传承中的运用。进入新世纪以来,特别是新时代,随着信息化、数字化社会的到来,如测绘数据、数码摄影图像、数码视频、三维扫描数据、CT扫描数据、多学科信息采集数据、信息系统管理平台等的数字化存储、查询、检索、分析等,文物、遗址场景等的数字化虚拟复原展示传播等信息化和数字化技术在文物考古中的运用已经普遍,成为“标配”,这是中国考古学和文化遗产保护传承日新月异的突出表现。信息化、数字化技术的广泛应用和快速发展,为文化遗产保护传承提供了更庞大、更系统、更全面、更准确的数据,更直观、更完整、更便利、更具前瞻性地传承体验。

六、要继续推动全社会对文化遗产保护传承的关注和热情。近年来,各级政府和广大人民群众对考古和文化遗产保护传承的认识不断深化,全社会已经初步形成了重视考古和文化遗产保护传承的共识与合力,“考古热”“文物热”和“文化遗产热”等社会现象不断涌现。特别要在青少年学生中广泛开展文物考古研学活动,提供良好的研学环境和条件,精心设计研学课程,寓教于乐,使青少年从小就了解、认识、热爱中华文明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进入新时代,我们的文化遗产保护传承事业迎来了历史上最好的发展时期,对中华文明的连续性、创新性、统一性、包容性、和平性突出特质有了更为清晰的认知,对自己的道路、理论、制度、文化充满了自信。我们要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文化思想,顺应时代发展潮流,以守正创新的正气和锐气,做好文化遗产保护利用,守护传承好中华历史文脉,为推动文化繁荣、建设文化强国、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做出更大贡献。

(作者系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院院长)

往期回顾

Copyright Reserved 2022 版权所有 中国文物报社 京ICP备 19002194号-6

网站管理:中国文物报社 技术服务电话:86-10-84078838-61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