炉火映日月 铜魂耀千秋——铜绿山古铜矿遗址博物馆常设展览的思考

来源:中国文物报
作者:吴宏堂

铜绿山古铜矿遗址博物馆,是我国第一座收藏、保护、展示古矿冶文化的遗址博物馆,位于湖北省大冶市城西南3公里。新馆于2023年6月建成开放。展览在构思、内容和形式上坚持“三个创新”,实现“三个突破”。

创新展览构思

实现考古遗址公园博物馆展览的新突破

(一)策展理念别具一格。一是坚持馆内展览与馆外考古遗址公园相结合,突出展览的创新性;二是展示宋代培烧炼炉与春秋采矿遗址发掘现场相结合,突出展览的独特性;三是展出本馆文物标本与其他地区文物标本相结合,突出展览的开放性。

(二)展览布局别具匠心。一是采用组团化、区域化并联的手法,共分为序厅、地下展厅、临时展厅、铜山有宝、找矿有方、采矿有道、炼铜有术、青铜有源8个展厅,进行展览结构布局;二是新馆负一层宋代焙烧炉发掘现场东、西两边各布局一个研学教室;三是序厅布局安检、语音导览租赁、服务台、多功能报告厅、主展标、大型铜雕和展览“前言”等;四是展馆大走廊东边6个并排的展厅,布局一个临展厅和一个常设展览,突出了展览内容的循序渐进和以人为本的思想。

(三)学术支撑别开生面。一是组建了一个高水平专家团队为展览保驾护航,其中展览内容大纲由复旦大学、武汉大学专家学者编撰,中国地质大学(武汉)殷鸿福院士、中国考古学会理事长王巍等对展览内容大纲和形式设计给予了许多学术指导;二是充分利用考古新成果为展览锦上添花,全面展出了岩阴山脚遗址发现的35枚春秋时期矿工脚印和四方塘墓地出土文物,解决了古矿冶遗址多年来“见物不见人”的问题;三是多次召开学术研讨会,为展览的疑难杂症问诊把脉,增强了展览的科学性。

创新展览内容

实现古代青铜文化叙事的新突破

铜绿山新馆基本陈列特点集中体现在:

(一)展览主题的鲜明性。新馆基本陈列主题经过反复打磨,最终确定为“青铜源·铜绿山”,一语道出了铜绿山是中国青铜文明的发源地之一,它的发现解决了中国青铜文明铜原料的来源问题,证明中国青铜文化是一部完整独立的发展史。

(二)展览内容的创新与包容。展馆既展出了春秋采矿遗址发掘现场,又展出了宋代焙烧炉遗址发掘现场。上展的 683 件(套)文物展品中,既有铜绿山出土的古代采冶文物标本,又有现代部分大型采矿机械,还有如曾侯乙编钟、盘龙城青铜鼎等与铜绿山铜锭的铜元素高度一致的青铜器复制品。这些文物展品从不同的角度反映铜绿山古铜矿遗址在人类冶金史、文明史、 科技史方面的重要成就与贡献。此外,展馆还展出了国内外其它地区典型古矿冶遗址及文物标本,进一步提高了展览的站位。

创新展览形式

实现古代科技科普性展示的新突破

充分运用AR扫描识别技术、油墨导电互动投影、合成抠像系统、裸眼3D、移动滑轨屏、地踩屏、手机小程序等数字技术,增强展览艺术性。

(一)利用铜雕与场景复原等技术增强展览的观赏性。一是大厅拾级而上的600多平方米大型铜雕塑墙,沿着历史脉络为观众将古铜矿遗址的故事娓娓道来,强化了博物馆的宣传教育和社会服务功能;二是场景 “考古工作者的一天”,向观众普及考古知识,彰显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的考古学;三是新颖的展台、展柜及灯光色彩的巧妙应用,极大提高了展览的观赏性。

(二)利用多媒体技术增强展览的趣味性。一是设置电动装置技术,将“大铜斧”转动起来;二是运用油墨导电互动投影、合成抠像系统,给观众以直观感受;三是沉浸式AR场景区,再现古人通过观察矿苗及植物寻找矿石的宝贵经验,以上均增强了展览的趣味性。

(三)利用数字技术增强展览的互动性。一是通过智慧博物馆建设,在智慧保护、管理和服务方面,将博物馆品质服务升级;二是开发手机小程序、二维码讲解等,提升观众对展览内容的认知;三是设置电子查询屏、电子翻书、一体机、互动拼接台、地踩屏等设施,增强观众体验感与互动性。

(作者系铜绿山古铜矿遗址博物馆陈列展览顾问)

image.png

往期回顾

Copyright Reserved 2022 版权所有 中国文物报社 京ICP备 19002194号-6

网站管理:中国文物报社 技术服务电话:86-10-84078838-6168